编辑: 于世美 2019-07-04
讲座薄层色谱讲座第一讲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技术 何丽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物研 究所, 北京) 薄层色 谱法( Th i n - L a y e r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简称T LC ) 是Ki r c h n e r 等人在五十年代从经典柱色 谱法及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 种色谱技 术.

六十年代后,S t a h l等人 对薄层色谱法的标准 化、规格化及扩大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使 该法日 趋成熟.薄层色谱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 便、分离快速、灵敏度及分辨率高、显色剂选择性 大,以及制备薄层载量较纸色谱大,而切割色带较 柱色谱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分离分析及小量制备 工作中基本取代了纸色谱法及经典柱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在仪器自动化程度、分辨率及重现 性等方面不如后来发展起来的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 相色谱法,被认为只是一种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而 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薄层色谱法有如下特点: 固定相使用一次弃去, 样品的预处理比较简单;

对被 分离物质的性质没有限制, 使用范围较广;

平面薄层 具有多路柱效应,可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分离;

在 同一色谱上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能选择不同显 色剂或检测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并且可以重复测 定.正由于薄层色谱有不少优点,因此在实际工作 中仍是被广泛应 用 的一种方法. 薄层色谱法是开放型的色谱法.将要分离的混 合物点在用固定相均匀涂布的薄层上,用合适的展 开剂在密闭的层析槽中展开,被分离的成份不随展 开剂流出而选择性地保留在原点和溶剂前沿之间, 被分离化合物在薄层上的位置 用Rf值(原点至样 品斑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来表 示,当R f 值为

0 时,即样品留在原点,在薄 层上没被展开,R 值为1 时,样品不 被保留,随溶剂 展开至前沿;

合适的Rf 值应 在0.20.8之间.按 薄层色谱使用的固定相的性质及其 分离机制可 分 为吸附薄层、分配薄层、离子交换薄层及分子排阻 薄层等. 薄层色谱法虽已有卅多年历史,操作、设备等 有很多改进,但至今整个操作过程仍是不连续的, 其步骤如下:

1 - 1吸附剂或载体的选择及薄层的制备 (

1 吸附剂或载体的选择:除了颗粒较细、 粒度范围较窄外,柱色谱用的吸附剂或载体薄层色 谱都能用.但要使一组混合物得到很好分离必须要 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分 离亲脂性化合物常选择氧化铝、硅胶、乙酰化纤维 素以及聚酰胺;

分离亲水性化合物常选择纤维素、 离 子交换纤维素、硅藻土及聚酰胺等;

但也有例外, 如脂溶性叶绿素在氧化铝和纤维素上都能分离.常 用的吸附剂或载体有: 硅胶 硅胶表面带硅醇基,呈弱酸 性(pH=

4 .

5 ),活性硅胶适合分离酸性或中性化合物,如酚 类、醛类、生物碱类、尢体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类, 是基于吸附作用;

非活性硅胶含有一定的水, 在分 离色素时是基于分配作用. 氧化铝 有弱碱性( p H=

9、酸性 ( p H=4及 中性( p H=7 . 5三种氧化铝. 弱碱性氧化铝用来分离 中性或碱性化合物,如多环碳氢化合物类、生物碱 类、胺类、脂溶性维生素及醛酮类;

中性氧化铝适 用于酸性及对碱不稳定的化合物的分离;

酸性化合 物可用酸性氧化铝分离. 硅藻土 本身不具吸附性,以一定量加入硅胶 等吸附剂中可以降低吸附力.适合于某些化合物的 分离, 更常用来作为分配色谱的支持剂. 纤维素 用于薄层色谱的纤维素有普通纤维素 及微晶纤维素两种, 都是用作分配薄层时的支持剂. 离子交换纤维素 纤维素经过化学处理制成各 种改良纤维素.有具有阳离子交换基团的羧甲基纤 维素( C M) , 具有阴离子交换基团的二乙 基氨基乙 基( DE A E) 、 三乙胺基( T E A S) 以及氨基乙基( A E) 等纤维素,都可用作离子交换薄层.将硅胶或纤维 素薄层用液体离子交换剂三异苯胺等处理后也可得 同样效果,分离离子型化合物. 聚酰胺 聚酰胺分子内的酰胺基能与酚类、酸类、醌类及硝基化合物等形成氢键,因而,对这些 化合物产生吸附作用,且因化合物中酚羟基数目及 位置的不同产生的吸附力也不同而使得到分离. 葡聚糖凝胶 利用分子筛的原理在凝胶过滤薄 层上分离蛋白质、多肽、核酸、酶与多糖等亲水性 大分子物质. 化学键合固定相 将非极性不同碳链长度的烷 基共价键合于微粒硅胶表面游离羟基上.常用的有 十八烷基( C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