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 2019-07-05 |
类型有青铜尊、鼎、鬲、簋、樽、投壶、贯耳壶以及 玉器中的琮等(如图 3) .宋瓷的模仿方式是在母本的基础上稍加变形,以适应瓷器造型与 审美特色的需要,因此,它是摹古而又不泥于古.除造型外,对一些古代器物上的装饰手法 也有所模仿, 如钧窑出戟尊上的 出戟 , 就是源自商代青铜器上的 扉棱 ;
此外还有鼓钉纹、 雷纹等图案模仿.这些仿效使宋代造物平添古朴与典雅的气息.
1 王世襄先生认为这种 简练淳朴 的设计风格甚至启发了西方的现代设计: 海外工艺家佩服得五体投 地,认为已远远超前,望尘莫及.……当代北欧等国的设计,可以明显看到受我国的影响. 王世襄著 《谈古论艺》 ( 《锦灰堆》选本)第36 页,三联书店
2010 年7月北京第
1 版. 3/7 图3-1:商代隹父癸尊 图3-3:战国后期错金银嵌松石几何纹青铜 樽图3-2: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图3-4: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 图3:宋代器型仿古
3、清新自然 宋代的许多器用都推崇自然之美, 或有意识地利用与展现自然之美感, 使器物具有清新 而朴素的美学风貌. 例如,在宋代瓷器上,体现为对开片、窑变釉等 自然 变化的有意识利用.瓷器上的开 片,本是因胎釉膨胀系数不
一、或者出窑过早而产生的 崩釉 现象,而宋代瓷器工匠发现了 其天然之美,有意识地变之为器物上的装饰;
其中,以官窑和哥窑瓷器的开片为胜,并各具 特色:官窑开片大,裂纹扶疏蜿蜒;
哥窑开片细碎,纹路宛如冰裂.而细究起来,每一件器 物上开片的形态、疏密,裂纹的走势、蔓延都有差异,变化万千.因此,开片之美,正是美 在其不可捉摸、不可预测的自然天成. 窑变釉同样是如此:明代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 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 是之谓窑变.
2 这种人们未可预料的釉彩幻化,在被充分认知以后,开始被有意识地利用为 装饰. 《景德镇陶录》中说: 窑变之器有二,一为'
天工'
,一为'
人巧'
.
3 人巧 指人们有意识 地控制釉料的施加,或控制烧造的温度.但整体而言, 天工 仍是窑变釉的前提和本质;
因 为火与土的幻化,其结果常常是偶然性的、变化莫测的.宋代的钧窑就是这样,利用窑变的 特点烧制出了复色釉瓷器,蓝中有红、红中泛紫,五彩融渗,每一件器物都是独
2 转引自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五・窑变.
3 清代《景德镇陶录》卷十・陶录余论. 4/7 一无二的;
其窑变釉色的无穷变化、美妙自然,实非人力所能致. 宋代吉州窑的木叶纹盏, 也体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 民间工匠发前人之未想, 把天然的、 普通的树叶,通过一定处理以后饰于碗盏的内壁,位置安排似乎随意,叶片姿态朝向自然, 清晰生动的叶脉与漆黑的盏地形成了绝佳的 对比,妙趣天成,仿佛一枚夹入岁月的大自然 书签,封存至今(如图 4) . 宋代造物艺术中这种对于天然之美的追 求,正如《庄子・秋水》所说: 无以人灭天,无 以故灭命,……是谓反其真. 所谓器以载道, 正是这样一种体现吧.
4、细腻含蓄 宋代造物艺术的细腻含蓄突出展现在青 瓷上. 细腻 二字,体现在宋代青瓷将 图4:南宋吉州窑木叶纹碗 瓷釉的质材之美发挥到极致,充分传承 了《考工记》中 材有美 的理念.瓷釉既是人 工创造的材料,又是水火土相合产生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