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 2019-07-06 |
离场航线从跑道末端算起至终端区边界脱离点 飞行程序 名称、起始、中间、最后定位点、跑道入口坐标及过点高度
7 附件二 部分机场和终端(进近)管制区容量列表 北京首都机场 容量单位:架次/小时 编号条件 最大 容量 运行 容量 航班时刻 历史数据 IMC1 IMC 天气、现行条件下,北京首都机场最大容量的评估设定参数: a) 评估分为跑道仅用于起飞和起飞落地各占 50%的两种情况;
b) 起飞落地各占 50%的情况下,采用双跑道平行试运行模式;
c) 使用仪表放行间隔:连续起飞的起飞间隔
120 秒;
d) 不加入起飞飞机时,落地航空器之间使用的着陆间隔:落地前机为 B757 时,采用最小间隔
8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0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 后机为重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8 千米;
e) 加入起飞飞机时,落地航空器之间使用的着陆间隔:前机为中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2 千米;
前机为重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5 千米;
f) 航空器占用跑道时间:中型机占用跑道时间为
65 秒,重型机占用跑道时间为
80 秒;
g) 起飞飞机与着陆飞机之间的最小间隔使用
5 千米;
h) 最后进近速度设定为:中型机为
140 海里;
重型机为
145 海里;
i) 最后进近五边长度设定为
10 海里;
j) 无特殊情况;
k) 不考虑是否有停机位.
61 61
55 平均高峰
64 最高峰
73 VMC1 VMC 天气、现行条件下,北京首都机场最大容量的评估设定参数: a) 起飞落地各占 50%的情况下,采用双跑道平行试运行模式;
b) 使用目视放行间隔:起飞前机为中型机,后机非轻型机时,起飞间隔
90 秒;
起飞前机为重 型机,后机起飞间隔
120 秒;
起飞前机为 B757,后机非重型机时,起飞间隔
120 秒;
c) 不加入起飞飞机时,落地航空器之间使用的着陆间隔:落地前机为 B757 时,采用最小间隔
8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0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
66 8 编号最大 容量 运行 容量 航班时刻 历史数据 条件 后机为重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8 千米;
d) 加入起飞飞机时,落地航空器之间使用的着陆间隔:前机为中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2 千米;
前机为重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5 千米;
e) 航空器占用跑道时间:中型机占用跑道时间为
65 秒,重型机占用跑道时间为
80 秒;
f) 起飞飞机与着陆飞机之间的最小间隔使用
5 千米;
g) 最后进近速度设定为:中型机为
140 海里;
重型机为
145 海里;
h) 最后进近五边长度设定为
10 海里;
i) 无特殊情况;
j) 不考虑是否有停机位. IMC2 IMC 天气、适当缩小间隔情况下,北京首都机场最大容量的评估设定参数: a) 在起飞落地各占 50%的情况时,采用双跑道独立离场,独立平行进近运行模式;
b) 使用仪表放行间隔:起飞前机为中型机,后机非轻型机时,起飞间隔
90 秒;
起飞前机为重 型机,后机起飞间隔
120 秒;
起飞前机为 B757,后机非重型机时,起飞间隔
120 秒;
c) 不加入起飞飞机时,落地航空器之间使用的着陆间隔:落地前机为 B757 时,采用最小间隔
8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
10 千米;
落地前机为重型机、 后机为重型机时,采用最小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