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 2019-07-13 |
第三章 正当关露和林汉卿共同度过 大学生活,关系逐渐密切的同时, 在上海, 妹妹胡绣枫和她的老师 李剑华的感情也已经成熟.
1929 年的暑假便准备结婚. 去年关露考取南京公立中央 大学以后不久, 绣枫便考上复旦 大学中文系念二年级. 李剑华又 答应供她学费和吃住的一切费 用,这样,正好可以减轻三哥的负 担. 李剑华和胡绣枫的婚礼时间 定在8月18日,地点就在上海大华 饭店(今美琪大戏院). 这个婚礼, 不是举行结婚典礼, 而仅仅是宣 布结婚. 因此,没有证婚人,也没 有主婚人,没有任何手续. 在这方 面,两个人早已取得了共识:夫妻 二人的感情牢固与否, 不在于有 没有这些烦琐手续, 什么证婚主 婚人啦,―― ―有他们,夫妻关系该 破裂,谁也挡不住;
没他们,夫妻 也照样可以白头偕老! 有缘分,谁 也拆不散;
没有缘分,捆绑也不成 夫妻. (6) 连载粗读傅汉思的著作, 即可知 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参透能力. 他解读中国古诗总是从人性最根 本的一层细胞出发, 紧密结合时 代背景和自然规律, 诠释之时饱 蘸感情, 恰如他的性格―― ―一种 儒雅的干脆. 他还善于将中国的 诗词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如将《诗经》与德国诗歌相联系, 打通了中西古典文学的隔阂,理 解起来更富有立体感. 他说: 中 国文人对于自己国家历史的热切 关注是中华文明从早期开始就形 成的一项显著特征. 从事文学写 作的人通常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学者, 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一 大部分与历史相关联. 历史的作 用之一是可以被当做道德作为的 指南. 这里似乎有作家沈从文的 影子. 傅汉思对于中国女性孤独感 的解读,富有画面感和新意,他认 为正是那些具有孤独美的女子成 就了许多不朽诗篇, 他借用唐代 张祜的诗喻义说明: 故国三千 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 泪落君前. 他发现梅花常常出现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舞台上, 并将 妻子张充和比喻成梅花. 在他的 研究中, 梅花就是繁花盛开的美 女, 可以从优雅的美女嬗变为迷 人的仙女. 但傅汉思更愿意接受妻子是 一位诗人: 一个中国诗歌的终生 弟子, 以及中华文明最美好精致 部分的活生生的化身. 他说他的 写作灵感,来源于妻子张充和.傅 汉思回忆: 过不久, 沈从文以为 我对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 从那 以后,我到他家,他就不再多同我 谈话了,马上就叫充和,让我们单 独在一起. 沈从文在
1948 年10 月16 日致信凌叔华: 今甫(杨振 声) 先生和四小姐及四小姐一个 洋朋友, 都还住在颐和园内谐趣 园后霁清轩中, 住处院落很有意 思, 我们已在那里过了两个暑 假. 此中 洋朋友 即傅汉思.在 两人交往中,沈从文有点半个 媒人 的意思,他渐渐发现,这个 洋 朋友 来沈宅的目标已经转移了, 他就顺势让出了 空间 .这无疑 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傅汉思真诚 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意.
1948 年4月15 日,他给家里 写信,说袁家骅赴英前备了家宴, 他受邀参加.期间,虎头虎脑的小 虎雏(沈从文次子)注意到四姨与 汉思的要好,含糊地喊了声 四姨 傅伯伯 . 他故意把句子断得让 人弄不清到底是'
四姨,傅伯伯'
还是'
四姨父,伯伯'
. 但大家都 心知肚明了. 一个月后,傅汉思致信父母, 报告他同沈家全家去天坛野餐并 为充和过生日的场景. 在沈从文 家吃了长寿面. 饭后他们玩各种 有趣的游戏,每人都得唱一个歌. 在后来的家信中就与沈从文的信 文对应了: 北平,1948・ 7・ 14……我在北 平近郊著名的颐和园度一个绝妙 的假期!沈家同充和,作为北大教 授杨振声的客人, 住进谐趣园后 面幽静美丽的霁清轩. 那园子不 大,却有丘有壑,一脉清溪从丘壑 间潺潺流过. 几处精致的楼阁亭 舍,高高低低,散置在小丘和地面 上,错落有致.几家人分住那些房 舍,各得其所.我就把我的睡囊安 放在半山坡一座十八世纪的小小 亭子里. 生活过得非常宁静而富 有诗意. 充和、 我同沈家一起吃 饭,我也跟着充和叫沈太太三姐. 我们几乎每天能吃到从附近湖里 打来的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