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 2019-07-16 |
2010 年底,经认定 的高新技术企业达
1141 家,占全省的 26%;
国家级创新型 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
11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试 点企业
49 家,市级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
89 家;
产 值超过
10 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36 家. 金发科技、 海格通信、 广电运通、佳都集团、优视动景、久邦数码、晶科电子、冠 昊生物、威创视讯、达安基因、迪森热能、珠江钢管等已分 别发展成为国内的行业龙头,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7.创新人才集聚成效显著 十一五 时期, 我市以广州留交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 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的集聚与培育.截止
2010 年底, 我市人才资源总量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达到
231 万人,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十一五 期间人才增长率位居
7 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拥有两院院士
34 名,占全省的 73%;
入选国家 千人计划
36 人, 占全省的 58%;
获得国家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
6 个,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者12 名;
列入广东省首批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
4 家、领军 人才
11 名;
每年在穗工作的境外专家达
10 万人次,约占全 国的 15%;
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56.04 万人;
中国留学人 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已连续成功举办
13 届,累计吸引留学人 员2.4 万人. 8.科技引领发展作用凸显 十一五 期间, 我市利用科技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010 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 13.46 万元/人, 是2005 年的 1.26 倍. 我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56%, 比2005 年增长 10.4%.大力推进信息化,2010 年互联网普 及率达到 71.1%,在国内城市中排名前列.不断强化科技惠 民工作,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居民医疗、文化教 育和政府管理.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 转变的重要阶段, 十一五 时期我市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 绩为 十二五 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薄弱 环节、制约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亟待突破.主要表现为:科技 创新投入不足,较其它领先城市差距明显;
科技与金融结合 机制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发展滞后;
科技成果
8 转化率不高,大量本地的优秀科研成果未能在本市实现产业 化;
自主创新产品与政府采购尚未形成互动机制;
产业集群 向创新集群转化程度不高;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缺少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对不足,科教资源密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企业创新活力 与能力仍然偏低;
自主创新政策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 等. 十二五 时期,我市科技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因此,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科技发展趋势,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 即将来临的战略机遇,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解 决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撑引领作用.
(二)发展机遇 1.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 即将到来的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生物技术为核心 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全球 产业结构调整.这场变革将给我市经济、科技及新兴产业发 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国际、国内都在积极准备迎接这场 变革,势必加剧各国和城市间的竞争,给我市发展带来巨大 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