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5-02-14 |
第四章 核辐射防护 4.
1 辐射防护原则4.2 外照射防护4.3 内照射防护 4.1 辐射防护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4.2 外照射防护
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二、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三、屏蔽材料的选择原则
四、确定屏蔽厚度所需用的参数和资料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照射方式 辐射源类型 危害方式 常见致电离粒子 照射特点 内照射 多见开放源 电离、化学毒性 α、β 持续 外照射 多见封闭源 电离 高能β、质子、?、X、n 间断 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外照射防护三要素: 时间、距离、屏蔽 剂量 = 剂量率 * 时间 1.时间防护(Time) 累积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 措施:充分准备,剂量分担,加强培训和操练 2.距离防护(Distance)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点源) 措施:远距离操作,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 点状源:平方反比规律(当离源的距离为源的线度10倍以上时) 3. 屏蔽防护(Shielding)措施: 设置屏蔽体 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 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 屏蔽材料的选择原则 射线类型 作用的主要形式 材料选择原则 常用屏蔽材料 ? 电离、激发 一般低Z材料 纸、铝箔、有机玻璃等 ?、e 电离、激发、轫致辐射 低Z+高Z材料 铝、有机玻璃、混凝土、铅X、? 光电、康普顿、电子对 高Z材料 铅、铁、钨、铀;
混凝土、砖、去离子水等 n 弹性、非弹性、吸收 含氢、含硼材料 水、石蜡、混凝土、聚乙烯;
碳化硼铝、含硼聚乙烯等 根据辐射类型的和应用的特点来选择,同时又要考虑经济代价和材料的易获得. 确定屏蔽厚度所需用的参数和资料 有关问题 主要考虑的参数 辐射源(或装置) 辐射类型、能谱、角分布、发射率、活度或工作负荷等 辐射场 辐射场空间分布、距离、居留因子 屏蔽层外表面剂量控制参考值 根据相关标准推算出控制区、监督区边界的剂量控制值 屏蔽层厚度 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透视比确定屏蔽层厚度 屏蔽物的半减弱厚度Δ1/2所需用屏蔽物的厚度,应根据不同情况,如辐射类型、辐射强度、防护水平等通过计算确定.在实际的防护中,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凭半减弱厚度的经验数据确定γ射线屏蔽材料的厚度.半减弱厚度――指某种屏蔽材料将入射的γ射线强度减弱一半的厚度.半厚度与γ射线能量有关.简言之, γ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例题1:欲使60Co点源外某点的剂量率由800?Sv/h减弱至100?Sv/,问需多厚的铅屏蔽层?例题2:一点状γ源外4米处剂量率为200?Sv/h,欲使1米处工作人员半小时所受剂量不超过100?Sv,问须设至少多厚的铅屏蔽层? 4.3 内照射防护 内照射:内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和伤口以及其他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放射性核素发出的核射线由体内对机体进行的照射.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经口,消化道的摄入(食入)经呼吸道的吸入(吸入)经皮肤,伤口的进入 内照射作用的特点 呈持续照射呈选择性照射 呈持续照射 放射性核素一经进入体内,对机体就产生连续性照射,直至放射性核素完全衰变成稳定性核素或全部排出体外,对机体的照射才会停止. 呈选择性照射 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按核素或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被组织和器官选择性地吸收、分布和蓄积,致使蓄积放射性核素的组织或器官受到选择性的照射,产生较大的生物学效应与损伤. 呈选择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