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9-11-05 |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100.13万台,比2014年底上升6.14%.其中:锅炉57.92万台、压力容器340.66万台、电梯425.96万台、起重机械210.44万台、客运索道985条、大型游乐设施2.04万台、场(厂)内机动车辆63.02万台.另有:气瓶13698万只、压力管道43.63万公里. 图一:2015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和作业人员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气体充装)单位62706家,持有许可证68804张,其中:设计单位3241家,制造单位16780家,安装改造修理单位21555家,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单位21130家. 图二:2015年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数量分布图 截至2015年底,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047.64万张,比2014年上升8.70%,其中2015年考核发证148.83万张.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255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2个、市级469个、县级2048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23648人,较2014年增加7908人,主要原因是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出现部门 二合一 三合一 等情况,使得基层监察人员数量大幅增加.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485个,其中质检部门所属检验机构295个,行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190个.另有:型式试验机构48个,无损检测机构433个,气瓶检验机构1924个,安全阀校验机构314个,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检验机构173个. 2015年,全国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127.94万人次,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2.93万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109.62万台特种设备及元部件的制造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44万个;
对151.21万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发现并督促企业处理质量安全问题37.25万个;
对545.71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使用单位处理质量安全问题131.77万个.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 201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257起,死亡278人,受伤320人,与2014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6起,同比下降9.19%;
死亡人数减少4人,同比下降1.42%;
受伤人数减少10人,同比下降3.03%,全国未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2015年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率为0.36,较2014年下降7.69%,较好的实现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不超过0.38的控制目标. 图三:2010-2015年万台设备死亡率曲线图
(二)事故特点. 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18起,压力容器事故27起,气瓶事故29起,压力管道事故3起,电梯事故58起,起重机械事故79起,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32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9起,客运索道事故2起.其中,电梯和起重机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重较大,事故起数分别占22.57%、30.74%,死亡人数分别占16.55%、41.01%. 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219起,占85.21%;
维修检修环节15起,占5.84%;
安装装卸环节17起,占6.61%;
充装运输环节6起,占2.34%. 按涉事行业划分,发生在制造业89起,占34.63%;
发生在建设工地和建筑业49起,占19.07%;
发生在交通运输与物流业18起,占7.00%;
发生在社会及公共服务业93起,占36.19%;
其他行业8起,占3.11%. 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或泄漏着火;
机电类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倒塌、坠落、撞击和剪切等.
(三)事故原因. 1. 锅炉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16起、安装环节1起、修理环节1起,其中,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原因8起,设备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4起. 2. 压力容器事故.设备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6起,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原因4起,非法设备使用原因5起. 3. 气瓶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原因2起,设备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原因2起,气体泄露引发原因2起. 4. 压力管道事故.事故现象均为管道破裂介质泄漏,或直接造成人员伤害,或引发爆燃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原因主要是管道质量原因或人员违章操作. 5. 电梯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38起,安装、改造、修理维保环节20起.事故原因中,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等设备原因39起;
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原因13起;
应急救援(自救)不当导致的事故2起;
管理不善或儿童监护缺失以及乘客自身原因导致的事故4起. 6. 起重机械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是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另有设备原因6起,吊具原因4起. 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31起为叉车事故,1起为旅游观光车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原因30起,设备原因2起. 8.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等设备原因4起,违章作业原因3起. 9. 客运索道事故.2起事故均为天气原因导致设备故障,造成乘客高空滞留.
三、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重点监管,严守安全底线. 1.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在企业自查自纠基础上,各地监督检查发现隐患电梯10.7万台,封停1900多台,完成整改10.1万台,其中整治 三无 电梯1.3万台,更新改造老旧电梯1.3万台;
积极推进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11个省(自治区)开通电梯应急专用呼叫号码,杭州等15个城市建成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电梯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和实施救援平均用时大幅缩短;
推动部门联合监管,积极促成国务院安委办组织质检、安监等8部门开展电梯安全专项督查调研,并提出强化电梯安全的建议措施.各地不断创新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北京在全国率先打通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通道,全面建立 三无 电梯解决机制;
贵州运用大数据,将电梯救援平台纳入 质量云 工程建设,提升电梯困人救援处置能力;
浙江推动各地试点开展特种设备 智慧监管 . 2.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工作部署,梳理并进一步明确了质检部门的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监管职责;
成立了质检总局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中心,为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油气输送管道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全国共实施油气输送管道安装监督检验8146公里,实施在用管道全面检验30385公里. 3.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设备监管.深刻汲取天津港 8・12 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和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物联网、二维码等信息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新出厂的大型起重机械全部加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建立了全国移动式压力容器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采用二维码作为移动压力容器的身份标识,有效整合设备信息.天津、河北、浙江、四川等地推进分类监管,完成氨制冷液氨介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项目;
新疆建立气瓶从严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气瓶集中报废试点;
湖南强化 气化湖南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二)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进改革. 制定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为未来一段时间安全监管改革提供行动指南.按照国务院要求,开展了清理规范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启动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工作.制定完成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目录》.印发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试点方案》,积极推动检验机构整合试点.中国特检院与地方检验机构探索整合途径;
甘肃省编办批准成立定位为技术检查机构的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三)强化风险管理,提升应急能力. 针对7月份电梯事故发生的情况,紧急召开全国视频会议,部署开展针对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与央视、中经网等媒体合作开展了电梯安全网络调查、网络直播访谈节目,开展 电梯安全宣传周 系列宣传活动;
总局组织研发了舆情监测系统,并推广至全部省级质监部门使用;
总局与上海市有关方面联合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综合演练.各地加大风险和应急体系建设力度,广西建设了特种设备及质量安全应急指挥系统;
山东开展了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研究.
(四)健全工作体系,夯实监管基础. 配合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制定了《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大规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管道完整性管理纳入强制性标准.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第一个团体标准――《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各地加快地方立法进程,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广东省颁布了《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和《广东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
重庆、内蒙、四川、安徽、新疆等地相继出台了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各地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共治工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