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2019-11-27
东莞制造2025 规划 目录前言1

一、形势与发展环境

1

(一)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形势

1

(二)东莞制造业优势与特色

2

(三)东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3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5

(一)发展思路

5

(二)发展目标

6

三、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8

(一)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

8

(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输配电设备

10

(三)推进消费品制造业转型

12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四、实施产业升级六大工程

15

(一)创新制造工程

15

(二)优质制造工程

19

(三)智能制造工程

22

(四)绿色制造工程

24

(五)服务型制造工程

26

(六)集群制造工程

29

五、保障措施

32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32

(二)优化产业政策和体制机制

34

(三)实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36

(四)切实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

37

(五)推动金融业与制造业融合

39

(六)弘扬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

41 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也是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特色和优势所在.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东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转变,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5年.

一、形势与发展环境

(一)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制造业重新成为各国的战略重心.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战略布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美国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等,德国制定了工业4.0战略.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凭借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形成分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双向挤压.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制造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协同创新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 互联网+ 融汇到制造业各个领域,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以网络化和柔性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并确立了 三步走 的战略实施路线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内外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为制造业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东莞市要真正把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作为工作重心,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建设制造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东莞制造业优势与特色 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广州、深圳、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 三来一补 起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道路,建立起了庞大的制造业体系, 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和纸制品业五大支柱产业,以及玩具及文体用品、家具、化工、包装印刷四个特色产业. 东莞企业加工制造能力非常突出.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加工制造的工艺、设备、技术上,还体现在优越的产业配套环境、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上.例如,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从原来以生产计算机辅助设备为主,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迅速转向手机制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转型,还带动了其他产业如数控机床、模具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东莞镇街特色经济发达.每个镇街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全市拥有34个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特色专业镇,构成了由骨干企业、配套企业、专业市场和服务体系构成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互补的聚集优势.近年来,围绕特色产业的研发体系也在逐渐建立,专业镇之间的协调互补也在不断完善. 东莞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东莞企业中,外资和台资、港资企业占有较大比例,本地中小型企业则多是加工贸易型企业.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2年在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中排名第一.近年来,为改变本地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现状,市政府着力推动企业转变经营模式,拓展内销渠道,积极开创从单纯 外向依赖 转为 内外并重 的新局面.

(三)东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2015年,东莞市实现生产总值6275.0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11.09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3%.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865.11亿元,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270.09亿元,二者合计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8.8%. 十二五 期间,东莞市政府继续实施 科技东莞 工程,共安排100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在政府推动下,企业科研活动强度明显提升,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116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795件.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2%.新型研发机构稳步增长,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1家,引进孵化企业200多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壮大,2015年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85家,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东莞市坚持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的方针,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约为1万台,其中五轴以上机器人约2000台.全市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从业人员5.5万人,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涉及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电子工业专用装备等十多个行业.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企业近200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东莞被认定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为解决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装备落后、用工成本高的难题,市政府自2014年起实施 机器换人 专项计划,支持企业用自动化、数字化装备替代人工,降低生产成本. 机器换人 专项计划的实施,大大加速了东莞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进程. 2.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

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 (2)质量效益水平不高.目前东莞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2%左右,远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35%左右的水平;

众多加工贸易型企业没有自主品牌,缺少研发能力,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3)两化融合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对 制造业+互联网 创新发展趋势应对不足,依然沿袭旧的发展模式,缺乏长远的战略谋划和有效的升级措施.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东莞制造业向更高层次提升.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采取强有力措施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东莞制造业创新发展,是摆在全市面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 制造业强市 的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 双手、双创、双提升、双转型 为发展思路,推动东莞制造业实现五个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变,由粗放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经过十年奋斗,实现东莞制造业由以代工、贴牌生产为特点的跟随型发展模式向拥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为特点的领跑型发展模式转变. 双手 ――既要借助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 ,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又要注重政府这只 看得见的手 ,充分发挥规划、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市场拉动、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的整体合力. 双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 敢为人先 的创业精神和 爱岗敬业,百折不挠 的创新精神.激发企业家的无穷创造力,鼓励全民参与,岗位创新,让人人有参与创业和创新的机会,在创业、创新的实践中实现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 双提升 ――提升制造水平,提升质量效益.由 机器换人 起步,实施技术改造,推动制造过程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量大面广的消费品制造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在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双转型 ――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在制造业发展的新时期,继续贯彻 经济、社会双转型 方针,推动制造业向创新、优质、服务、绿色转型,社会生活向协调、融合、崇尚实业、尊重人才转型.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到2025年,将东莞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东莞制造 成为 中国制造 的卓越品牌. 2.具体目标 ――规模结构领先.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实现由1万亿向2万亿的跨越;

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超过60%和50%.建立起规模大、结构优的新型制造业体系. ――制造模式先进.大型企业普遍推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定制化生产模式在部分行业全面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2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90%以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贯穿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成为全国制造业模式创新领先城市. ――创新能力强劲.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3%,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2万件,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工具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质量效益一流.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5%,拥有名牌、名标超过1200个,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以上.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成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生产绿色低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降低3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循环化生产成为主流.制造业绿色转型走在全国前列.

三、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一)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 巩固现有优势.依托智能手机省市共建基地,做大做强智能手机龙头企业,加强配套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支持企业围绕高效能微处理器、智能人机交互、柔性可拉伸器件、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增强智能手机产业优势.在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的3C领域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在集成电路设计等发展相对薄弱的环节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进驻松山湖. 拓展高端领域.立足于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良好的基础和完善的配套体系,向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车载终端、行业终端等新领域拓展;

利用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机遇,拉动新一代通信设备的应用需求.(1)第五代移动通信(5G):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5G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核心设备与技术.(2)智能手机:创新方向集中于通信制式换代、传感能力提升、屏显形态变化、识别技术丰富准确以及蓄电技术变革等方面.(3)智能可穿戴设备:围绕虚拟现实(VR)设备、柔性屏幕、低功耗高效能微处理器、智能人机交互、柔性可拉伸器件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4)车联网:研发北斗导航系统、RFID系统、远距离通信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图像视频分析系统、行驶安全系统的相关设备与技术.(5)智能家居:研发物联网、智能WIFI芯片、智能音视频、宽色域超高清电视机、智能安防系统等产品与技术. 夯实产业基础.(1)集成电路:研发LTE-A、多模芯片、5G芯片等最新移动通信芯片,研发高性能计算机处理芯片;

同时加大细分领域如传感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等重要增长领域的研发.针对市场应用需求,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设计、集成、应用和推广;

研制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结构、新原理器件,增强集成电路关键设备、仪器的开发能力,提高高密度封装测试能力,完善产业链.(2)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大液晶和OLED两条显示路线的研发投入,研发高性能、低功耗液晶和OLED屏幕;

加强对光学技术的研发投入,发展镜头等光学器件.研发新型光通信器件、新型片式元器件、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新型电池、新型传感器、新型敏感元件、小型高密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3)基础材料:重点研发新型功能材料、软性光电材料、PCB材料、新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