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12-03 |
100 分钟 题型题数 B第壹部分共
48 题 B第贰部分共
20 题 作答方式 B用2B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B选择题答错不倒扣 参考资料 B热功当量 4.
2焦耳/卡 B地表重力加速度 g=9.8公尺/秒2 B氧原子量16.0 祝考试顺利 第壹部分(占96分)
一、单选题(占72分) 说明:第1至36题为单选题,每题均计分.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标示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不倒扣. 1. 甲的质量为50公斤,乙的质量为25公斤,两人在溜冰场的水平冰面上,开始时都是静止的.两人互推后,甲、乙反向直线运动,甲的速率为0.1公尺/秒,乙的速率为0.2公尺/秒.假设互推的时间为0.01秒,忽略摩擦力及空气阻力,则下列叙述哪一项正确? (A)甲、乙所受的平均推力均为500牛顿,方向相反 (B)甲、乙所受的平均推力均为250牛顿,方向相反 (C)甲受的平均推力500牛顿,乙受的平均推力250牛顿,方向相反 (D)甲受的平均推力250牛顿,乙受的平均推力500牛顿,方向相反 2. 甲、乙、丙三个绝热容器都盛有100立方公分100℃的开水.将质量都为10公克,温度都为室温的碳、铜、铅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已知碳、铜、铅的比热大小顺序为碳>
铜>
铅.若在达热平衡的过程中,散失的热量可忽略,则在热平衡时,比较甲、乙、丙三个容器内的水温,下列哪一项正确? (A)甲>
乙>
丙(B)甲 嗅觉 52. 下列哪一项实验中隔绝了食物与鲨鱼之间的电传导? (A)甲(B)乙(C)丙(D)丁53-54为题组 氢氧化铝在不同pH芤褐械娜芙舛攘徐侗3.根3资料,回答53-54题. 53. 下列有关氢氧化铝溶解度的叙述,哪一项正确? (A)水溶液的pH6时,氢氧化铝溶解度最大 (B)酸性的水溶液中,若离子浓度愈大,则氢氧化铝溶解度愈小 (C)碱性的水溶液中,若离子浓度愈大,则氢氧化铝溶解度愈小 (D)在一公升0.0001M盐酸溶液比在一公升纯水中溶解度大 54. 若要将表3在有限的空间作图以便看出溶解度随pH的变化,则纵座标应使用下列哪一项(最方便)? (A)溶解度 *
1000 (B)溶解度 ÷
1000 (C)溶解度 +
1000 (D)溶解度 -
1000 (E)log (溶解度) 55-56为题组 图16显示四氯化碳()及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形.在25℃将等体积的四氯化碳和水倒入一试管,则见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再将它逐渐冷却至-25℃,在冷却过程中,试管内的物质状态随温度而改变. 根陨献柿,回答55-56题. 55. 在0℃时试管内分成三层,由上而下顺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A)、、 (B)、、 (C)、、 (D)、、 (E)、、 56. 在-20℃时试管内分成三层,由上而下的正确顺序为下列哪一项? (A)、、 (B)、、 (C)、、 (D)、、 (E)、、 57-58为题组 我国行政院开发基金最近投资国内某生技公司,以取得美国药厂「Genentech」抗爱滋药物「TNX-355」的专利授权.资料显示,「TNX-355」是一种具有治疗爱滋病潜力的单株抗体药物,目前在美国已快要完成第二期临床人体试验.过去的抗爱滋药物,其作用主要是直接抑制爱滋病毒复制或增生所需要的酵素,然而长期使用的患者常会出现抗药性的问题;
「TNX-355」注射进人体后可与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进而确保人类免疫系统运作正常. 根衔,回答57-58题. 57. 「TNX-355」主要是下列哪一类分子? (A)核酸 (B)脂质 (C)醣类 (D)维生素 (E)蛋白质 58. 下列哪一项是「TNX-355」被用以治疗爱滋病的主要作用机制? (A)与B细胞表面结合 (B)与T细胞表面结合 (C)与爱滋病毒结合 (D)抑制爱滋病毒复制 (E)直接杀死爱滋病毒 59. 序列为5'
―AGTC―3'
的DNA片段在进行转录作用时,会生成下列哪一种RNA片段? (A)5'
―TCAG―3'
(B)5'
―UCAG―3'
(C)5'
―GACU―3'
(D)5'
―GACT―3'
(E)5'
―AGTC―3'
60. 下列是关於细胞构造及功能的叙述. 甲、溶体源自高基氏体,可分解老旧胞器 乙、核糖体不具膜之构造,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丙、叶绿体为单层膜状胞器,由单层囊状膜和基质组成 丁、粒线体为含膜胞器,是细胞行无氧呼吸以制造ATP之场所 下列选项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B)甲、丙(C)甲、丁(D)乙、丙(E)乙、丁(F)丙、丁61-62为题组 假设有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其中有三颗固态行星在一共同轨道上绕著它运转,如图17所示.这三颗行星的质量与大小都与地球差不多,其他基本资料与轨道参数如表4所示.为了方便对照,地球的资料附在表4中的最后一列作为参考.依17与表4,回答61-62题. 自转周期 轨道倾角 大气压力(atm) 甲行星 42小时 24度0.001 乙行星 20小时 12度0.8 丙行星 12小时 65度1.2 地球 24小时 23.5度1.0 表4 61. 丙行星之极区的纬度围为何? (A)23.5度至90度(B)25度至90度(C)65度至90度(D)67.5度至90度(E)该行星没有极区 62. 甲、乙、丙三行星中,昼夜温度差别最大与最小的分别是哪一颗行星? (A)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B)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C)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D)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 (E)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 (F)最大的是丙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 63-64为题组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南极和北极在地理上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极地变化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例如,因为南、北极终年低温,故由南极和北极向低纬度移动的气团或洋流温度均较低纬度地区低,而现今因全球暖化所导致南、北极冰层体积缩小,会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南北极的降雪因终年低温而不融化,故原先地上的雪受到后来积雪压力而冻结成冰时,可以将当时的空气包裹在冰层之中,形成气泡.科学家从钻探极地冰层取得的冰芯中,可以获得当时大气中、等气体资料,显示古气候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持续在增加之中.南极冰芯中保存著约65万年前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而北极格陵兰冰盖中则保存著过去约25万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因此,极地气候研究有助於科学界了解地球气候的变化史,评估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 依衔幕卮63-64题. 63. 南极和北极的环境变化与地球气候息息相关的原因为何? (A)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的冷源 (B)极地地区是全球表面洋流的发源地 (C)极地地区降下的雪均会於夏季时融化 (D)北极极地地区冰川体积减小不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64. 假若上文中所取得之南极和北极格陵兰冰盖的冰芯气泡都已经达到各自冰层厚度的极限,则下列有关极地冰层中气泡的相关叙述,哪一选项正确? (A)南极冰层比北极格陵兰冰层早形成 (B)冰层中的气泡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 (C)目前冰层中的气泡最老仅可用来研究自25万年前以来的大气成分 (D)自工业革命以来至今,冰层中气泡的甲烷气体含量逐渐降低 65. 如图18,小明在O点使质量为的物体,以速率沿OP方向前进,为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可沿著OPQM的光滑轨道恰好到达M点;
OP是水平直线轨道,PQM是半径为的铅直半圆形轨道.物体在铅直半圆形轨道运动时,若某点的速率为,则物体一定受到量值为的向心力(指向圆心C的力).试问下列叙述哪些正确?(应选二项) (A)物体在P、Q、M各点的速率都相等 (B)物体在P、Q、M各点的速率渐增 (C)物体在P、Q、M各点的速率渐减 (D)若CQ平行於OP,则物体在Q点的向心力的量值为 (E)若CQ平行於OP,则物体在Q点的向心力的量值为 66. 在温度0℃,分别测量1.0mol氢、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体积(V)和压力(P),将其结果作成PV/nRT与压力(大气压)的关系图,如图19,其中T为温度;
另在压力1大气压,分别测量1.0mol氢、氮、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将其结果作成PV/nRT与温度(K)的关系图,如图20.图19与图20中的虚线为理想气体. 根19与图20实验结果,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应选三项) (A)温度0℃,三种气体中,甲烷最接近理想气体 (B)压力1大气压与常温时,三种气体中,氮气最接近理想气体 (C)由图19,体积相当小时,三种气体都相当接近理想气体 (D)由图20,温度相当高时,三种气体都相当接近理想气体 (E)由图19与图20,可以获得结论:压力趋近於0大气压,且温度甚大於500K,四种气体都相当接近理想气体 (F)由图19与图20,可以获得结论:压力趋近於500大气压,且温度趋近於0K,四种气体都相当接近理想气体 67. 图21为某家族的族谱系图,部分家族成员罹患一种「因单一基因异常」而引发之遗传疾病.按照族谱系图所呈现的资料,下列有关此种遗传疾病之叙述,哪些选项正确?(应选二项) (A)为一种隐性遗传疾病 (B)为一种显性遗传疾病 (C)该基因位於X染色体上 (D)该基因位於Y染色体上 (E)该基因位於体染色体上 68. 图22-24分别是昴宿星团、仙女座大星系M
31、天琴星座的影像.下列选项何者正确?(应选二项) (A)仙女座大星系M31属於银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统 (B)仙女座大星系M31不属於银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统 (C)昴宿星团属於银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统 (D)昴宿星团不属於银河系,是三者中最大的系统 (E)天琴星座中,肉眼可见的恒星都属於银河系 (F)天琴星座中,肉眼可见的恒星有些不属於银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