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08-01
第1章 概述

1 1.

1 项目背景

1 1.2评价工作过程

1 1.3 报告书主要结论

2 第2章 总则

5 2.1 编制依据

5 2.1.1 法律、法规依据

5 2.1.2 部门相关规章依据

5 2.1.3 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依据

6 2.1.4 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

7 2.2 评价目的和原则、评价时段

7 2.2.1评价目的

7 2.2.2 评价原则

8 2.2.3 评价时段

8 2.3 环境影响因素和评价因子识别

9 2.3.1 环境影响因素

9 2.3.2 污染因子识别

9 2.3.3 评价因子筛选

9 2.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0 2.4.1 环境功能区划

10 2.4.2 评价标准

10 2.5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15 2.5.1 评价工作等级

15 2.5.2 评价范围

18 2.6 评价重点

19 2.7 环境保护目标

19 第3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0 3.1改造前项目 概况

20 3.1.1基本情况介绍

20 3.2改造后 项目概况

21 3.2.1 基本情况

21 3.1.2 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22 3.1.3 建设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27 3.1.4 污水水量及污水处理工艺

29 3.1.5 工程占地、总体布局及总平面布置

30 3.1.6 公用工程

31 3.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32 3.1.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32 3.1.9 建设进度

33 3.1.10 依托工程及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

33 3.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33 3.2.1 污水处理工艺路线

33 3.2.3 预处理工艺

35 3.2.4 深度处理工艺确定

36 3.2.6 出水消毒工艺论证

40 3.2.7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43 3.2.8 除臭系统设计

47 3.3 工程分析

50 3.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分析

50 3.3.2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53 3.3.3 污染源分析

53 3.3.4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54 3.3.5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56 3.4 清洁生产

61 3.4.1 处理工艺的先进性

61 3.4.2 设备的先进性

61 3.4.3 资源能源利用分析

62 3.4.4 产品指标分析

62 3.4.5 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

63 3.4.6 废物回收利用分析

64 3.4.7 清洁生产管理要求

64 3.5 总量控制

64 3.5.1 原则和目的

64 3.5.2 总量控制因子

65 3.5.3 总量控制指标

65 第4章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66 4.1自然环境概况

66 4.1.1 地理位置

66 4.1.2 地貌地貌

66 4.1.3 地层

66 4.1.4 水文及水文地质

66 4.1.5 气候特征

68 4.1.6地震

69 4.1.7生态功能区划

69 4.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9 4.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69 4.3.2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2 5.3.2.1监测点位布设

72 5.3.2.2监测因子及分析方法

72 5.3.2.3 监测时间

72 5.3.2.4 监测结果及评价

73 5.3.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3 4.3.3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73 第5章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75 5.1 工程建设内容及影响特征

75 5.1.1 工程建设内容

75 5.1.2 建设期环境影响特征

75 5.1.3 建设期环境保护目标

75 5.2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75 5.2.1 扬尘影响分析

75 5.2.2 噪声影响分析

76 5.2.3废水影响分析

76 5.2.4生态影响

77 5.3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要求

77 5.3.1 施工扬尘控制要求

77 5.3.2 噪声控制措施

79 5.3.3 施工固废处置要求

79 5.3.4 施工废水处理

79 5.3.5生态保护、恢复措施要求

79 5.4小结

81 第6章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2 6.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82 6.1.1气象

82 6.1.2 恶臭类气体影响预测评价

86 6.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91 6.3.

1 中水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92 6.3.2正常排放影响分析

92 6.3.3非正常排放

92 6.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92 6.4.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92 6.4.2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

93 6.4.3项目区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93 6.4.4排放管道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98 6.5运行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99 6.5.1 预测评价方案

99 6.5.2 主要噪声源

99 6.5.4预测模式

101 6.5.5 预测结果及评价

102 6.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3 6.5.1固体废弃物来源及产生量

103 6.5.2污泥处理相关产业政策

103 6.5.3 污泥处置方法

106 6.5.4污泥处置过程中影响分析

108 6.6生态环境分析

111 6.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2 6.7.1 有利影响

112 6.7.2 不利影响

112 6.8 环境风险分析

113 6.8.1 风险评价的目的

113 6.8.2 环境风险识别

113 6.8.3 重大危险源风险预测

113 6.8.4 风险评价等级确定

114 6.8.5 项目可能的风险及事故对策措施

115 6.8.6 污水处理厂运行事故分析

115 6.8.7 污泥膨胀

117 6.8.9 其它应急防范措施

118 6.8.10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18 6.8.11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120 第7章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21 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21 7.1.1 工程可研提出的恶臭防治措施

121 7.1.2 除臭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21 7.1.3 环评补充措施及建议

123 7.2水污染防治措施

124 7.2.1管理措施

124 7.2.2非正常工况污染防治措施

124 7.2.3污水处理工程构筑物防渗措施

125 7.2.4管网维护对策与措施

126 7.2.5接管水质管理措施

126 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127 7.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128 7.4.1污泥处理措施

128 7.4.2厂内污泥防治对策

128 7.4.3污泥运输防治措施

128 7.4.4污泥处置防治对策

129 7.5 排水管网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129 7.6 生态保护措施

129 第8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1 8.1 经济效益分析

131 8.2 社会效益分析

132 8.3 环境效益

133 8.3.1 环保投资

133 8.3.2 环境效益分析

134 8.4 小结

134 第9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35 9.1环境管理

135 9.1.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135 9.1.2 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和权限

135 9.2 环境管理方案

136 9.2.1 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136 9.2.2 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管理方案

137 9.2.3 项目运营阶段环境管理方案

138 9.2.4 环保人员培训

138 9.2.5 信息交流

138 9.3 环境管理措施

138 9.4 环保监理计划

139 9.4.1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139 9.4.2运营期环境监理计划

139 9.5项目污染源排放清单清单及制度

140 9.6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141 9.6.1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41 9.6.2 排污口的技术要求

141 9.6.3 排污口立标管理

141 9.6.4 排污口建档管理

142 9.7 竣工验收管理

142 9.7.1 竣工验收管理及要求

142 9.7.2 环保竣工验收

143 9.8 监测资料建档制度

144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146 10.1 工程概况

146 10.2 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预测

146 10.2.1 环境空气

146 10.2.2 水环境

146 10.2.4 声环境

147 10.2.5生态环境

147 10.3 工程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

147 10.3.1 相关政策符合性

147 10.3.2 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

148 10.3.3 公众参与

148 10.3.4 总体结论

148 10.4 要求与建议

149 第1章 概述 1.1 项目背景 乌苏市现有污水处理厂于2005 年11 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量为3.0 万m?/d ,采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 八五 科技功关成果――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用于下游的农田灌溉和厂区周围的绿化,污泥经处理加工后制成有机肥料. 当前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近13年,设备老化严重,污水净化效率偏低;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中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湖、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执行一级标准的 B 标准 修改为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执行一级标准的 A 标准 ,现状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为二级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环保部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的需求;

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量为2.5-2.7万m?/d,虽然现在还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降低新增城市人口污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乌苏污水处理厂决定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 1.2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的有关规定,乌苏市污水处理厂于2018年4月委托我单位进行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环评工作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价区范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划情况及人口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并收集了具有相似处理规模和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生产数据.我单位在此基础上,与建设单位进行多次沟通,查阅大量行业资料,并咨询了行业专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乌苏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5万吨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境主管部门审查审批. 1.3 报告书主要结论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拟建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选址合理可行;

建成后可有效地提高乌苏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处理工艺能够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满足绿化及回用水要求;

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项目运行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轻;

环境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程度内;

通过公众参与分析,当地群众支持该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

项目的建设可产生较好的环境、社会效益,可以实现 达标排放 、 总量控制 和 风险控制 的目标.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落实环境保护 三同时 ,严格落实设计和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并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保证各种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第2章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2012年7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修订;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月1日. 2.1.2 部门相关规章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2013年5月;

(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

(4)《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1月;

(5)《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2005年11月;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2009年3月;

(7)《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2010]218号,2010年5月;

(8)《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9)《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

(1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

(1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8月;

(12)《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2014年6月;

(1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9]23号;

(14)《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年11月;

(15)《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4]35号;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政发〔2016〕21号;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新政发〔2017〕25号. 2.1.3 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HJ169-2004);

(8)《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2);

(9)《关于发布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0年第26号;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 131-2009);

(11)《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CJJ/T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