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9-12-19 |
1 责任体系 1.
1 学校层面安全责任体系 1.1.1 有校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有带文号的机构设立文件,明确人员和分工 1.1.2 有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 有处级实验室安全主管职能部门,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
建议3万学生规模以上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的学校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室;
规模较小的高校或文科类学校可以不设独立科室 1.1.3 学校与院系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有在任期内的校领导签名,院系单位有主管领导签名及盖章 1.2 院系层面安全责任体系 1.2.1 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作为实验室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人 查院系文件 1.2.2 成立院系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由院系党政主要领导作为负责人,分管实验室安全领导及研究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负责人参加 1.2.3 建立院系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研究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机构有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查院系发布的文件;
查资料或网络管理系统,关注有多校区分布的情况 1.2.4 有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签订责任书到实验房间安全责任人,及每一位使用实验室的教师 1.3 经费保障 1.3.1 学校每年有实验室安全常规经费预算 查财务证据 1.3.2 学校有专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经费能够落实 查财务证据 1.3.3 院系有自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 查财务证据 1.4 队伍建设 1.4.1 学校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建议理(除数学)、工、农、医等类院系有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文、管、艺术类、数学等院系有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
推进专业安全队伍建设,保障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4.2 有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含退休返聘人员)或学生组成的实验室安全督查/协查队伍 有设立或聘用文件,查工作记录 1.4.3 各级主管实验室安全的负责人到岗一年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 有培训证书 1.5 其它 1.5.1 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实验室安全 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预警系统 1.5.2 建立完整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 包括责任体系、队伍建设、安全制度、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专业安全、其它相关的常规或阶段性工作归档资料等;
档案分类规范合理,便于查找
2 规章制度 2.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1.1 有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建有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总则,建有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应急制度、奖惩与问责追责制度和安全培训制度等管理细则;
制度文件有学校正式发文号;
文件应及时修订更新;
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或实际管理效用 2.1.2 有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 2.1.3 有各类院系级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建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含院系的安全检查、值班值日、实验风险评估、实验室准入、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管理制度;
制度文件应有院系发文号,文件应及时修订更新;
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或实际管理效用
3 安全宣传教育 3.1 安全教育活动 3.1.1 逐步开设实验室安全必修课或选修课 对于化学、生物、辐射等高风险的相关院系和专业,要逐步开设有学分的安全教育必修课,鼓励其他专业开设安全选修课 3.1.2 每年开展全校教工和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查看历年存档记录,包含培训时间、内容、人数、通知、会场照片等 3.1.3 院系开展专业安全培训活动 查看记录,重点关注外来人员特别是尚未报到的研究生新生 3.1.4 开展结合学科特点的应急演练 查看档案,包含演练内容、人数、效果评价等 3.1.5 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 建议题库内容包含通识类和各专业学科分类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急措施等;
新教工、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均需参加考试,通过者发放合格证书 3.2 安全文化 3.2.1 建设适合学校特色的安全文化 学校、院系网页设立专门的板块开展安全宣传、经验交流等 3.2.2 编印学校实验室安全手册 将实验室安全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师生 3.2.3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微信公众号、安全工作简报、安全文化月、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验室安全达标、实验室安全评估、安全知识竞赛、微电影拍摄等方式,加强安全宣传
4 安全检查 4.1 危险源辨识 4.1.1 学校、学院层面建立危险源分布清单 清单内容需包括涉及单位、房间、类别、数量、责任人等信息 4.1.2 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应有明确的警示标识 涉及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同位素、强磁等高危场所,有显著明确的警示标识 4.1.3 建立针对重要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控方案 由实验室建立,报院系备案 4.2 安全检查 4.2.1 学校层面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不少于4次,并记录存档 4.2.2 院系层面开展定期检查 建议每月不少于1次,并记录存档 4.2.3 针对高危实验物品开展专项检查 针对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等,开展定期专项检查 4.2.4 实验室房间须建立值日台账 每天最后离开的人检查水电气门窗等,并签字 4.2.5 安全检查人员应配备专业的防护和计量用具 安全检查人员要佩戴标识、配备照相器具;
进入化学、生物、辐射等实验室要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具;
检查辐射场所要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
条件许可的,应配备必要的测量、计量用具(电笔、万用表、声级计、风速仪等) 4.3 安全隐患整改 4.3.1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到相关负责人 通知的方式包括校网上公告、实验室安全简报、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其中整改通知书要包含问题描述、整改要求和期限、职能部门盖章等,并由被查院系单位签收;
修改资料规范存档 4.3.2 院系应对问题隐患的进行及时整改 整改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学校管理部门,并归档;
如存在重大隐患,实验室应立即停止实验活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或整改完成后方能恢复实验 4.4 安全报告 4.4.1 学校有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通报 查看相关资料 4.4.2 院系有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 查看相应存档内容
5 实验场所 5.1 场所环境 5.1.1 有危险源的实验场所应张贴安全信息牌 每个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信息包括:安全风险点的警示标识、安全责任人、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 5.1.2 实验场所应具备合理的安全空间布局 建议超过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层具有至少两处紧急出口,75平方米以上实验室要有两扇门;
实验楼大走廊保证留有大于2.0米净宽的消防通道;
实验室操作区层高不低于2米;
理工农医类实验室人均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 5.1.3 实验室消防通道通畅,公共场所不堆放仪器和物品 保持消防通道通畅 5.1.4 实验室建设和装修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实验操作台应选用合格的防火、防腐材料;
仪器设备安装符合建筑物承重载荷;
有可燃气体的实验室不建议设吊顶;
废弃不用的配电箱、插座、水管水龙头、网线、气体管路等,应及时拆除或封闭;
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 5.1.5 实验室所有房间均须配有应急备用钥匙 应急备用钥匙需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应急时方便取用 5.1.6 实验设备需做好振动和噪音的屏蔽 容易产生振动的设备,需考虑振动源的屏蔽;
易对外产生磁场或易受磁场干扰的设备,需做好磁屏蔽;
实验室噪声一般低于55分贝(机械设备可低于70分贝) 5.1.7 实验室水、电、气管线布局合理,安装施工规范 采用管道供气的实验室,输气管道及阀门无破损现象,并有明确标识;
供气管道有标识,无破损;
高温、明火设备放置位置与可燃气体管道有安全间隔距离 5.2 卫生与日常管理 5.2.1 实验室分区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 有毒有害实验区与学习区明确分开,合理布局重点关注化学、生物类实验室 5.2.2 实验室环境应整洁卫生有序 实验室物品摆放有序,卫生状况良好,实验完毕物品归位,无废弃物品、不放无关物品;
不在实验室睡觉过夜,不存放和烧煮食物、饮食,化学生物类实验室不准吸烟、使用可燃性蚊香 5.2.3 实验室有卫生安全值日制度 实验期间人员必须在岗,并有值日情况记录 5.3 场所其它安全 5.3.1 每间实验室均有编号并登记造册 查看现场 5.3.2 危险性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物品 配备的药箱不上锁,并定期检查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5.3.3 废弃的实验室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明显标识 具有危险隐患的实验室及设备在拆除前必须做好安全论证
6 安全设施 6.1 消防设施 6.1.1 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并定期开展使用训练 实验室内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桶、消防喷淋等,应正常有效、方便取用;
灭火器种类配置正确;
灭火器在有效期内(压力指针位置正常等),安全销(拉针)正常,瓶身无破损、腐蚀;
公共区域灭火器数量(间距)与实验室安全等级相适应 6.1.2 在显著位置张贴有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图 图上逃生路线应有二条以上;
路线与现场情况符合;
主要逃生路径(室内、楼梯、通道和出口处)有足够的紧急照明灯,功能正常;
师生应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及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6.2 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 6.2.1 存在可能受到化学和生物伤害的实验区域,需配置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 有显著引导标识 6.2.2 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安装合理,并能正常使用 应急喷淋安装地点与工作区域之间畅通,距离不超过30米;
应急喷淋安装位置合适,拉杆位置合适、方向正确;
应急喷淋装置水管总阀处常开状,喷淋头下方无障碍物;
不能以普通淋浴装置代替应急喷淋装置;
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