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3-01-14

2、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能源和资源消耗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增长脱钩是完成工业化的显著标志.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许多资源的可采储量占世界前列,但人均储量却相当低.如淡水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7%,耕地为21.8%,森林为11.6%,煤为46.6%,铁矿为53.8%等.另一方面,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严重.目前中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3.7亿千瓦,而日本只有2.2亿千瓦,却创造了四倍于中国的GDP.如果我们沿着这条粗放经营的路子走下去,无论是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生态都是无法支撑的.因此必须减少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和低水平的加工利用,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城市,作为省会城市,应该率先转变发展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工业产业的优化、布局的优化、用地的集约、科技的增强、基础设施的改善等工作,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集中有效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 合肥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3大支柱产业、8大重点产业和34个工业行业为主体的制造加工业基地.通过制定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上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 工业立市 发展战略的需要. 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完善,也是目前合肥市工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合肥市城市发展定位,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及 三大中心 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合肥将坚持 工业立市 ,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合肥制造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0.3 编制规划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障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工业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因此,合肥市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降低万元工业产值的能源耗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以 工业立市 为指导,促进工业化发展 省委、省政府要求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省会经济圈.合肥市委、市政府在 十一五 规划中确立了 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可持续发展 等五大战略,提出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举措.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合肥发展的三大驱动力量,本规划从工业布局入手,引导合肥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协调市县工业发展 合肥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空间迅速扩展,城乡协调发展呈现新的局面.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360万人,在中心城区周边将形成城镇密集区,城市空间构成

141 形态.在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与其它功能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发展用地局促,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中心城区未来必然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向县域扩散.因此,本规划着眼于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协调市县工业布局,适应合肥工业发展新形势. 第1章 工业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1 工业布局相关理论 1.1.1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就是根据某一地区特有的自然、经济条件,把专业化部门和为其服务的综合性部门、基础设施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开发形式.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根本思想是区域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专业化部门的确立主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生产组织结构包括专业化部门、综合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三部分.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规划、组织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国土资源开发的有效空间生产组织形式,其主要作用为:①充分发挥地区资源和经济优势,建立具有全国或区际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从而发挥其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