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 2013-02-16 |
固定支架中心座标和支承平面高程;
固定支架处上表面高程;
管网平面转角点的中心座标和高程;
直埋管坡度变化点中心座标和高程;
管道高程垂直变化点,应测中心座标和变动点上二个部位的管道上表面高程. 地沟铺设,应测固定支架处,地沟平面转角处中心座标,沟底及盖板上表面高程;
小室及管件(阀门、补偿器、分支接点、排水管、变径管)的中心座标及高程;
穿越管道处,测二侧管上表面中心座标及高程;
竣工图要求;
竣工图选用标志,应标在总平面图上;
座标数据,应标在平面图上;
高程数据,标注在纵断面图上. 上述测量数据,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认为竣工测量合格后,方可加盖盖板或回填土方.
二、施工放线、地下设施清查 1.施工放线 管沟开挖前应设置测量控制点,按照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放线.同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并使场地排水畅通. 2.地下设施清查 沟槽开挖之前,应对地下设施进行调查及勘察,设计图纸中给出部分地下设施大致位置及高程.开挖前,应按照设计图纸给出的位置进行认真调查工作,探明地下设施的位置,以免在开挖中对现有设施造成损坏.特别注意施工期间由于开挖或回填造成对现有设施的损坏,必要时要采取临时措施加以保护,实行支、吊防护.
三、土方工程施工 ㈠测量定位 1.定位依据:管道平面布置图. 2.定位方法:直角坐标法. 3.测量定位过程: ⑴根据图纸利用直角坐标法,确定中心线位置(轴线). ⑵为了准确控制管道路线,在中心线两侧确定一排平行轴线桩,桩位应落在开挖槽边线外,如图⑴,图中a为平行轴线桩距中心线距离如图⑴. 4.测量定位偏差控制 ⑴管网挖土挖至距设计标高约1.35米处时,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定,之后再向下挖土,一次挖至成型,沟底标高误差控制在±15mm之内 . ⑵按设计要求和整体规划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小室,固定点和管线的分段定位.小室长宽误差不超过±20mm、中心位移±10mm、高度误差不超过±20mm、修路面的井盖板上表面高程不超过±5mm、非修路面不超过+20mm. ⑶标高由整个管网,固定点和小室的设计标高确定,分段控制,标高误差不超过±10mm.管沟中心位移误差不超过±10mm. ⑷经过监理部门认定后,将轴线和标高点提射到龙门板和控制桩上,作为开挖小室和管沟的依据. ⑸严格保证小室的几何尺寸,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㈡土方工程 管沟土方工程主要采用机械挖掘机施工,其特点为 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沟端开挖沟,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往沟一侧弃土放于运土车上,土方随即运走,在机械开挖前先成施工现场绘制土方开挖图,针对本工程开挖区域内的所有地下构筑物进行标注,以防被破坏,机械开挖时由人工配合进行一次开挖成形. 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段开挖、人工修整,机械挖土应留有200L预留量,由人工挖土找平.小室采用人工挖土与管网同时开挖,严格控制放坡和工作面,沟槽挖土放坡系数见下表. 土质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坑内) 机械挖土(坑外) 普通土 1:0.42 1:0.29 1:0.71 坚土 1:0.25 1:0.10 1:0.33 管沟开挖后,将轴线移到沟底并做明标记,用钢尺延轴线两侧返尺保证沟底达到设计宽度. 2.对沟槽开挖进度进行严格控制,不产生晾沟和延误管道敷设现象的发生.沟底采用人工修整,保证沟底坡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3.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单侧甩土至路面一侧,铲车、翻斗车配合做到土方开挖后残土马上运走,人工清理现场不留余土,以保证施工及交通顺利进行. ㈢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前必须将槽底杂物盒积水清除.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部门的验收盒竣工测量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排除杂物,积水,分层铺垫,分层夯填,人力200~250mm一层,机夯250~300mm一层. ㈣遇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加固措施 1.在土方开工前对地下管道、电缆、沟道和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并绘制在平面图上,向各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并征求处理意见. 2.挖掘土方时如发现电缆、管道、渗井及土质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设计部门,经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3.在邻近原有建筑物挖方时,如深度超过原有建筑物基础底面,且新旧建筑物基底标高之差与新旧建筑物基础边缘最小距离之比大于0.5,采取相应的围护措施. 4.沟槽挖土如遇松土、流砂时,须采取必须的措施加固. 5.支护的挡土板与坑壁靠紧,用支撑连结牢固. 6.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或光缆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和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沉移观测.如建筑物距管沟比较近,应在建筑物一侧打入护桩.如遇地下管线,光缆等市政其它用管线,在挖基槽时应对地下一切管线进行堪察,在进行到距管线、光缆处时进行人工挖土,以防止损坏,应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处理. 7.施工管线与地下管线有叠压现象时应在底下管线顶或底做加固梁处理,在施工中如发现管沟土质过硬或过软,或发现空洞、墓穴、枯井、暗沟等,应进行以下处理:可将坑中松软虚土挖除,使坑底四壁均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边天然土层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回填. ㈤地下水、地上水及流沙的处理 1.地下水及地上水处理 施工前应做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各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应采取降水措施和排水措施,对于有水不排干的槽底,应多挖100L铺垫碎石层,排降水至碎石层下. 地上排水采用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防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场地. 地下排水采用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方法 根据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含水量较高的富水层为地下水丰富的粉细砂、粗砂结构,应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即基坑坑边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采用管井重力集水原理,在井内用潜水泵不断抽取管井内的积水,来降低地下水水位.井管材料使用塑料滤管,管长20米,管径300mm,为保证滤水速度快,降水效果好,井管全部采用滤水花管,为防止粉细砂进入,井管外壁采用无纺布进行全封闭处理. 降水井开孔直径0.55m,下入滤水管后,管子周围填入3-5mm滤料成井,成井后下入50t/h*40m扬程深井潜水泵及抽水管,并同时安装供电电源线路及φ75mm排水管线. 在管沟开挖前,应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采用真空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涌入坑内问题,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同时使坑底的土层消除了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坑底土的上冒.由于减少了地下水对板桩横向荷载的影响,从而消除了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井点布置图如图(4). 图中:H1―井点管埋设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0.8m) Ii―水力坡度 L―井点至管沟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H―井点管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