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 2013-08-16 |
,由于传播手段的制约,也很有可能只是为少数人、小范围所了解,很难在较大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但在以网络普及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这一情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组织,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他的要求、传播他的理念、贡献他的意见,并且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赞同者与支持者,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形成看似虚拟但又能实实在在在政治发展中起作用的组织与团体,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及其政治行为产生影响. 这一变化从政治发展角度来看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但对现实政治运行来说则是极具挑战性的.如果对此不能有积极有效的回应,会使本来没有事的地方发生事情,会使小问题衍生成大问题,更不用说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也正因为如此,执政者对网络的重视并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深刻的认识与清醒的自觉.因为对于执政党来说,面对互联网络汹涌澎湃的态势,不能不闻不问做泥胎,也不能掩耳盗铃做鸵鸟. 有的人以为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相距较远,或者说网络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其实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说过,科学发展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当然不会拒绝网络这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要勇于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为政党更好地执政服务,让信息技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利器,而不是相反. 反思篇 雨资源化――迫在眉睫的选择 《半月谈》 2010018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653字 编者按: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农业干旱,城市水荒,人畜饮水困难频繁发生,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人口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 而每年汛期的雨洪都是大自然的宝贵恩赐,如何将汛期的雨水资源化,是我们在防汛抗洪中亟待引入的新方略. 面对汛期的雨洪资源,我们如何趋利避害乃至化害为利?从防汛到用汛.国内外有过哪些有益的探索?还有哪些困境和瓶颈需要突破?本刊记者深入各地调研,力图探讨和求解如何用好汛期的雨水资源问题. 汛期将毕,一些地方仍然没摆脱内涝和汛旱共存的局面.面对巨大的淡水资源缺口,大量的宝贵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将汛期的雨水资源化,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选择. 缺水的城市水魔失 今年的北京仍没能摆脱干旱的困扰.统计数据显示,7月20日至8月10日的主汛期里,观象台的降雨量只有32.3毫米,比常年的143毫米少了77.4%.有气象专家表示,主汛期降雨偏少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即便在连续11年干旱的背景下,仍是少见的. 汛期无汛,不意味着没有暴雨光临.6月1日人汛当天,暴雨在晚7时骤袭京城.雨下得并不平均,西三环莲花桥、六里桥、丰益桥成为泽国,随着应急预案的启动,积水很快被抽走并转移到附近的马草河里. 据报道,除去径流流失、自然蒸发,北京可利用的雨水量达2.3亿立方米.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北京共拦蓄雨水7000多万立方米,但是城区年利用雨水只有200余万立方米,仅相当于城区1天的市政水用量.而另一数据显示,北京的近邻天津市一年流失的雨水多达7亿立方米,而全市的居民用水量约为5.4亿立方米. 一方面是淡水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汛期城市内涝却不断上演.在北京近几年的防汛史上,2004年7月10日的那场大暴雨,是让人怎么都无法忘记的惨痛记忆. 在这起标志性事件里,大雨倾盆泼洒了4个多小时,最高降雨量达到125毫米.京城有41处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众多下凹式立交桥成了大池塘,水面上可以看到公交车的车顶,而那些在立交桥下熄火的小轿车,则干脆变成了 潜水艇 ……全城交通几近瘫痪. 北方这样,南方也不例外.根据《2008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广州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844平方公里,据粗略估算.广州市城市建成区年平均雨洪量约为14.34亿至18.56亿立方米. 根据统计分析,2000年广州市90%来水频率(枯水年)缺水量为3.55亿立方米.有研究认为2010年广州市的城镇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为86亿立方米,90%来水频率(枯水年)缺水19亿立方米.若能够充分利用约为14.34亿至18.56亿立方米的雨洪作为补充用水,则基本可保证近期广州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 旱涝交警周期短,雨水亟待资源化 在我国一些地区如吉林,防汛与抗旱具有明显的时间段,春季播种的时候,因为降水少,不少地方都要 坐水种 ,而且大多抽取地下水资源,因为补充少、需求大,不少地方在春季播种的时候地下水位在下降.作物出苗后一直到6月15日以后进入汛期,这一阶段往往降水比较少,抗旱任务比较重.进入汛期,防汛工作又成了主要任务,由于降水比较集中,往往会造成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山区则地质灾害明显.汛期过后,伏旱和秋旱又连在一起,旱情又有所抬头.从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旱――涝――旱转换明显,给粮食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给粮食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 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谢万库说: 正是因为雨水资源化工作滞后,导致全国各地防汛、抗旱频繁转换,有雨防汛,赶紧把暴雨形成的洪水送出境外,就算万事大吉.无雨的时候,挖地三尺也要寻找水资源,要不然农业生产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就会受到威胁.如果每年丰富的汛期雨资源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利用,则多数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就能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