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3-10-11

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1.4.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1.4.3 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1.5 课程体系 1.5.1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5.2 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1.5.3 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1.5.4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5.5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6 师资队伍 1.6.1 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1.6.2 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1.6.3 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1.6.4 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1.6.5 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1.7 支持条件 1.7.1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1.7.2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1.7.3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1.7.4 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1.7.5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1.7.6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以上通用标准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行标准,当通用标准发生变化时,应按新标准执行.

2 土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 本补充标准适用于土木类专业中的土木工程专业. 2.1 课程体系 2.1.1 课程设置 (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应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 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基础等知识领域. (2) 工程基础类课程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基础等相关知识. (3) 专业基础类课程 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地震工程学导论、土木工程试验技术等相关知识. (4) 专业类课程 各校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优势和特点,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铁道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等知识领域设置专业课程模块. 允许学校在满足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进行重组. 2.1.2 实践环节 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及创新实践环节等. (1)实验 实验指课程包含的实验学时或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与钢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等. (2)实习 实习含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3)课程设计 专业主干课程应设置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累计时间安排应不少于8周.课程设计除了训练计算机绘图的技能以外,也要训练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 (4) 创新训练 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2.1.3 毕业设计(论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1) 选题 选题原则按照通用标准执行的前提下,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需结合工程,体现综合性、先进性,难度和工作量适中,一人一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应一致,选题应以突出工程综合训练的设计类课题为主. 毕业论文应该结合工程项目并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不宜安排学术型的科研题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2) 指导 毕业设计:在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的原则下,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