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3-12-09 |
该区包括黄骅市、海兴县、临港开发区、港城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化工园区六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321平方公里,占沧州总面积的23%;
人口70.4万人,占沧州的10.3%.2005年区域生产总值116.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财政收入10.14亿元,分别占沧州的12.8%,15.6%和11.3%. 200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沧州要在河北省第二次经济翻番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增长极.根据这一指示,沧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挂帅,统携沧州临港区域的临港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并把建设综合大港、打造临港经济区作为全市的战略重点加速推进,努力打造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为发挥优势,尽快打造出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的基本要件,自2005年5月份协调委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建设现代化综合集枢纽港、国际性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和能源基地"的定位来统领整个区域发展全局,以建设沧州综合大港为重点,整合东部资源、发展临港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滨海新城,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快推进. 在工作推进上,一是高标准编制四大规划.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辖区内六个县(市、区)、3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
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总体规圳;
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制定了临港产业发展规划;
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化工设计院联合编制了临港化工原区总体规划,为今后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四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最后审批阶段,依此为依据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适时启动综合大港建设.应该说,综合性大港建设是实现临港经济区突破性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的龙头所在.黄骅港工程的建设,为发展综合性深水大港创造了条件.目前黄骅港一二期已建成1个10万吨级、4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码头,形成了近7000万吨的吞吐能力,一举成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特别是实施修建的双导堤外航道整治工程,使航道治理大见成效,经受了2005年8月份"麦莎"台风的考验,困扰港口建设的航连回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神华集团今年计划将航道挖深至-12.5米,可以满足1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因此,黄骅港建设深水大港,实现由煤炭输出港向综合性深水大港转变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为尽快启动综合大港建设,我们在保证煤炭运输畅通的前提下,按照港口规划,实施分期推进,于2005年11月25日,在港区举行了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前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拉开了建设综合身性大港的序幕,前期工程投资22亿元,建设周期三年,工程内容包括疏港公路、防波大堤、深水航道、临时围堰、两个5万吨级码头、6个10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岸线、航道出入口和吹填3.8万亩土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勘测设计、论证、评审立项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路基3.5公里.建成后,将和天津港、唐山港一起成力环渤海区域的国际性团组式的大型集枢纽港群,从而形成京津冀、环渤海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促进临港经济.黄骅港及东部临港区域港口、区位、交通、土地、资源、产业方面优势独特,各种基础设施条件完备,为临港产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中,地域方面,黄骅港腹地辽阔,直接腹地包括冀中南、鲁北、豫北、蒙西南和晋、陕大部分地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由于陆路运输短,对经济腹地的吸引力较强.交通方面,有朔黄铁路、海防公路、石黄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津汕高速公路、黄万铁路、黄大铁路等贯穿境内,海上多条航线与国内外港口连接,是中西部地区最为便捷的出海口.土地方面,有20多万亩盐田、40多万亩滩涂、100多万亩未开发的荒碱地,可供开发的非农土地优势十分明显.电力方面,区内装机440万千瓦的国华沧东电厂两台60万千瓦机组将于2006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装机400万千瓦的沧东第二发电厂和装机400万千瓦的鲁能黄骅电厂等已在规划运作之中.招商引资方面,以培育四大产业群和八大产业链为主线的临港产业方兴未艾,目前已初步形成化工、电力、建材、五金机械、模具制造、海盐加工等特色产业,其中,以化工、电力、建材为主的临港工业初具规模,沧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大化集团、沧州炼油厂已跻身全国五百强行列,我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TDI生产基地,石油制品、PVC树脂、TDI、塑料模具、焊网、乳品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均占一席之地.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