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 2014-03-01 |
(二)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16家中央在渝科研机构有12家确定了改制方向,第一批实施企业化转制的28家市属技术开发类和工程勘察设计类科研机构,有26家实现了转制.第二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制工作也已起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与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相配套的重庆科技资产控股公司,解决了院所改制后的出资人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联合市外两家企业和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投资2.258亿元,成功重组了我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三)科技计划投入产出效益良好 据对直辖以来455项产业技术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抽样调查,截止2001年底,累计投资9.4亿元,其中国家拨款4650万元,市科技三项费拨款5700万元,实现产值52.8亿元,利税10.6亿元,专利申请209件,获权160件.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1:5.6,投入利税比为1:1.23.每百万元科技拨款引导的科技投资为800万元,产值为5100万元,利税为1024万元,专利申请数为2件、获权数1.6件.据《重庆市R&
D资源综合分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我市每增加1%的R&
D投入,GDP就会增加0.303%.
(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设取的显著成绩.截止2003年,全市有高等学校32所,市级以上独立科研院所58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54个;
重点实验室7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
工程中心23个,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3个;
企业技术中心7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 高新区、经开区、大学科技园、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和速度.高新区、经开区、大学科技园和渝北现代农业科技园4个国家级园区的科技企业已超过72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约3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7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约36%;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近15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约34%. 在四个园区当中,高新区和经开区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4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亿元;
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3亿元;
而大学科技园和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仅实现总产值12.3亿元.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渐成网络.全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约820家,从业人员约6000人.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23个,知识产权事务中心7个,检测机构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0个,创业服务中心20多个,常设技术市场3个,技术产权交易机构2个,科技风险投资机构1个,中小企业担保机构3家. 科技人员及大型仪器仪表设备情况.全市科技活动人员6.2万人,R&
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8万人年;
1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值约8亿元.
(五)技术市场渐成气候 1997年至2002年,技术合同累计成交147.5亿元,位居西部之冠,年平均增长速度46.5%,比全国快26.2个百分点.2002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9亿元,中1997年的6.8倍.科技部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称,重庆市每万人口技术合同成效金额93.5万元,在全国排第6位,在西部排第1位.1999~2002年连续4年技术合同额占西部地区的30%以上,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其聚集力已经显现;
2002年我市技术合同额中,27%辐射到全国各地,辐射能力明显加强.
(六)知识产权战略效果凸现 2002年我市申请各类专利达3142件,是1997年折3.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比全国同期平均增速快9.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