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4-05-18

四、客观评价 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 主要技术参数 名称 时间 数据采集区域 数据量 四川省野生大熊猫野外调查数据 2011-2013 年 六大山系的11个市(州)42个县(市、区)330万公顷范围 动物样线13737条,野生大熊猫活动痕迹点4250个;

植物样线2173条,植被样方9005个、竹类样方5125个、竹类分布点 11301个;

干扰点数据7558个.样线总长度32000余公里 四川省野生大熊猫监测数据 2004-2015年40个大熊猫保护区99.38万公顷 红外相机3000余台,有效监测数据10万余个,野生大熊猫数据1万余个,红外相机照片100万余张 其他技术参数 2000-2015年 四川省野生大熊猫分布区 野生大熊猫粪便咬节、宽径等数据10万余条,地形、坡度、太阳辐射指数、土壤类型等参数1万余条 同类技术对比表 对比内容 本研究 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国外同类技术比较 大熊猫种群数量测算技术 增加了粪便直径和咀嚼程度参数,应用了随机节点和多次重复的算法,准确度达到95.6%,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参数少,准确度72.0% 无同类物种的数量普查测算方法 大熊猫取食竹种分布区判定技术 选取了5类15个参数,引入种间竞争排斥原理,准确率达到95%,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同类研究准确率78% 无大尺度对林下灌木物种分布区预测研究 受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技术 设计植被恢复模型68个,编制了生境恢复模型表,提出了分级分类恢复,获发明专利1项,制定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 无针对地震灾害、单一物种的栖息地恢复技术 无针对地震灾害、单一物种的栖息地恢复技术 大熊猫廊道识别技术 发明具 宽度 生境廊道设计方法,编制技术指南1项 仅确定大致区域,可操作性低 无同类物种的相似研究 大熊猫保护技术 制定了2项地方标准、3项行业标准,6项技术指南、4套行业规范 仅云南省一个标准发布;

较早 不具可比性 鉴定结论 2013年11月8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对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鉴定认为,该成果围绕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和破碎化等问题,将监测与评估、构建保护网络以及栖息地恢复技术相结合,创新了林木―竹子―大熊猫栖息地系统灭绝阈值辨识理论模式,解决了立体监测、栖息地评估、保护网络构建和梯度修复―绿色保障等制约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5月24日,由马建章院士、孟安明院士、桂建芳院士、魏辅文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肯定四川野生大熊猫保护技术方面的创新,评定 该项目创新性强,技术先进,应用广泛,取得了重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成果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 科技查新 201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给出的科技查新报告,给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恢复9项主要技术,在国内外或国内的查新对比结果结论为: 在国内或国外公开文献中未见报道 . 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 李俊清, 宋国华, 申国珍, 任毅, 桂占吉, 称艳霞, 张玉波, 陈佑平, 康东伟.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2年.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李俊清,宋国华,包维楷,申国珍,范志勇,杨旭煜,程艳霞,万慧,康东伟,蒋仕伟. 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6年.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杨旭煜, 张泽钧, 古晓东, 冉江洪, 戴强, 杨彪, 张文, 杨志松. 四川野生大熊猫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5年.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