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4-08-12

1、核心技术 ①精确培育适插壮秧.采用塑盘培育适插壮秧,根据移栽期及适宜秧龄(叶龄)精确计算适宜播种期,根据基本苗、种子粒重等精确计算播种量,亩大田用种量3~3.5公斤.适宜机插的壮秧,一般叶龄3.5叶、秧龄18~20天. ②精确确定基本苗.根据秧苗素质、分蘖特性、产量构成等因素,按照基本苗公式计算栽插基本苗,合理配置行、株距,确定秧爪取秧量,常规粳稻基本苗6~8万/亩,杂交稻3~4万/亩. ③科学水浆管理.坚持薄水栽插、浅水护苗、夜露促根立苗、活水促蘖、适时搁田、薄水孕穗、间歇灌溉等水浆管理方法,合理促控群体. ④精确肥料运筹.根据精确定量栽培原理及机插小苗群体分蘖发生与生长发育特点,精确计算总用氮量及前后期运筹比例,注意氮、磷、钾平衡施用.

2、配套技术 ①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及茬口布局,选择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②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适宜区域:全省. 2011年推广基础:2011年全省推广面积1373万亩. 2012年预期目标:推广150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40%以上. 重点推广区域:全省水稻主产县(市、区). 注意事项:无. 技术依托单位: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等.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月光广场8号江苏农林大厦1312室;

邮编:210036;

联系人:杨洪建;

电话:025-8626333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三、麦秸全量还田轻型稻作技术 技术名称:麦秸全量还田轻型稻作技术 技术概述:麦秸全量还田轻型稻作技术是指在机械收获小麦时,将秸秆全量机械切碎分散于田面,通过机械旋耕与泥土混合还田后,实施水稻机插、抛秧、摆秧等栽培,实现麦秸秆全量还田与水稻种植轻型化相结合的稻作技术体系.该技术具有资源再利用、培肥农田、节省劳力、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达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该技术2011年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增产增效情况:亩增产稻谷30~40公斤,亩增纯效益80~100元.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①机械切碎分散麦秸.用久保田类联合收割机距离田面10厘米左右收割麦子,同时开动切碎机械,按10厘米左右长度切断麦秸并均匀分散于田面.或用桂林类联合收割机滚动式扎碎麦秸,人工分散于田面. ②浅水旋耕埋草技术.切碎麦秸分散于田面后灌浅水层,均匀撒施基肥后实施麦草带水浅旋耕还田.水层以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为准,保证泥草充分混合提高田面平整度,旋耕后田面露草量以每平方尺竖立的碎草在10根之内. ③培育水稻壮秧技术. ④精确水肥管理技术.根据种植方式特点,实施与之相应的水肥管理,促进群体早发、壮蘖,提高群体成穗率,促进大穗、多粒,提高产量.水分管理上,前期要及时露田增氧以排除毒害,中期要及早分次搁田使土壤沉实,防止因土壤不实造成根倒,后期要间隙灌溉保水透气.肥料运筹上,鉴于还草稻田前期吸氮、后期增氮的特点,调整肥料运筹.粳稻要重两头控中间,籼稻要全程平衡施肥.

2、配套技术 ①采取抛秧、摆秧、机插等轻简种植方式.旋耕整平后,可采取抛秧、摆秧、机插等多种水稻种植方式移栽水稻. ②培育适抛、摆、插壮秧. ③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参照当地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做好病虫草害防除,抛秧、机插秧移植后3天撒施除草剂,保持水层5―7天. 适宜区域:全省各稻区. 2011年推广基础:2011年全省推广应用面积为1567万亩. 2012年预期目标:2012年重点在全省水稻主产县扩大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预期推广面积达1800万亩,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的55%左右.亩节本增效80~100元. 重点推广区域:全省水稻主产县(市、区). 注意事项:无. 技术依托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月光广场8号江苏农林大厦1312室;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