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 2014-10-23 |
1、规范信息化系统要素;
2、指导园区信息化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规划工作;
3、生成规划文件和规划概算;
4、配合园区整体设计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为入驻企业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和优良服务;
5、应坚持高起点和现代化的思路,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更新;
6、通过新应用新技术等手段,结合成都市产业发展思路和产城融合趋势,打造各具产业特色的智慧园区.以智慧园区为依托,建设涉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和电子政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新城.
7、以智慧园区智能卡管理、智能交通、环境监控、智能抄表、智能会展、智能管网、智能照明灯智能感知系统为底座,以园区行业云服务、电子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产业融合供需服务、园区移动办公等特色应用为抓手,推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助力构建构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 园区驻地网 按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园区驻地网规划可采用MSTP、PTN、光纤直连、PON、XDSL、LAN、WLAN等技术,应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园区内各类运营商的接入;
2、保障最终用户可自由选择运营商;
3、满足园区内弱电系统的管孔需求;
4、具有足够容量以满足园区通信和数据备份需求. 园区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规划应满足移动通信信号(第
三、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并提前规划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园区室外、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区域等全覆盖,宜根据用户需求和从提高园区服务品质要求出发,应用先进的MIMO技术,规划园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系统. 通信机房 通信机房应区分园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结合智慧城市构建规划,进行通信机房布局规划;
应满足用户接入、汇聚和转接服务的需求;
应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适当预留通信机房面积;
应满足通信机房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需求. 园区可通过自建通信机房,租用满足园区通信机房要求的托管机房,租用满足园区通信机房要求的云计算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通信机房的建设要求. 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 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应集中园区通信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其规划内容应包括:
1、对园区的通信、数据管理、安防等各类机房、信息化服务和运维管理的办公区域、园区信息化培训、会展及远程会议中心等其他服务设施,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园区信息管理中心的各功能和要求;
2、依据园区的产业特点和规模,确定信息化管理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局;
3、依据集约化的原则,除办公区域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外,应采取集中布设,以便于管网的合理布局;
4、园区应依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数据机房,提供主机托管、整机租赁、虚拟主机、网络存储、软件租用等 IT 云服务,为园区综合信息管理和园区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环境;
5、园区应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安防控制机房,用于园区安防、弱电以及消防的集中监控.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园区,应对园区集中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以及各分区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进行规划.安防控制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底层. 园区物联网 园区应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物联网,把园区实体物品通过NB-IoT技术、LoRa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信息传输网络 信息传输网络包括支撑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的传输网络.智慧园区应围绕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物联网配套以及相关智慧应用的需求,尤其是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传输需求,按照集约化原则,规划信息传输网络.应满足各种智能感知系统和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系统的信息(数据和视频)传输、交换、管理、控制等数据通信要求的基础传输网络. 智慧园区应综合考虑管理网络时延、带宽、稳定性、安全性、易维护和可扩展等需求,对信息传输网络进行统一规划. 智能感知系统 园区应根据智能应用的需求,结合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构建规划,应用基于人体分析、车辆分析、行为分析和图像分析等物联网感知新技术,规划智能感知系统.宜按照支撑平台的接口标准,预留与支撑平台的接口.园区智能感知系统规范内容应包括: 图2 智慧园区智能感知系统 支撑平台 智慧园区应按照资源共享共用和服务的即插即用的原则,结合智慧城市构建规划,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规划应用支撑平台.支撑平台总体架构应采用先进的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进行设计,能保障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性与开放性,达到跨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软件平台的三跨能力. 支撑平台应在不需要修改智能感知系统和产业园区应用服务软件等的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下,按照一定的接口标准,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其功能模块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