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6-02-24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董 楠收稿日期:2018-1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4ZDA008) 作者简介:董楠(1990-),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然而,由于过去过分地强调组成中华民族之各个民族群体的地位、权益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被弱化、虚化.面对国家认同的基础趋于弱化、民族政策面临诸多困难,以及民族分裂势力崛起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全方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梦;

路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群体,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 多元一体 的中华民族.然而,由于过去过分地强调组成中华民族之各个民族群体的地位、权益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被弱化、虚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中华民族 这个概念之后加上 共同体 一词,表现出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各族人民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必由之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印度裔美籍中国史专家杜赞奇曾指出: 早在现代西方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早就有类似于'

民族'

的想象了 [2](导言15).中国境内各民族群体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渐成一体,共同造就了涵盖诸多民族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取得胜利并建立起自己的多民族国家后,不仅以独立自主的身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构造了现代的多民族国家制度,为维护国家统

一、促进民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然而,与欧美那种由公民直接组成的均质化的民族不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 多元一体 结构的聚合体.这种独特的民族结构塑造了多民族国家制度体系,奠定了地区民族政策根基,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强调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 政治途径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过去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 多元 的强调似乎超越 一体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仅被当作历史文化现象看待,其政治属性和政治内涵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至今仍缺少一种合适的理论机制和政治机制能够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推动中华民族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前进,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促进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具体问题如下:其一,国家认同的基础趋于弱化.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民族整体观念的淡化除了表明民族弱化,还会导致国家整体制度框架的支撑弱化,影响国家认同的巩固和提升.一方面,中华民族的观点日渐涣散,国家认同无法得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有效支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