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 2016-03-20 |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学大纲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二.课程基本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 掌握、理解、了解 三个层次.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的 掌握 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
理解 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
了解 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原则,要求达到计算机教学三个层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第二部分 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78学时,其中面授36学时,实验42学时. 教学内容安排和建议的学时分配如下表,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对面授和上机实验的顺序作适当安排. 教学内容总课时 面授学时 实验学时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8 6
2
第二章 操作系统
18 8
10
第三章 文字处理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0 18
8 10
第四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 14
6 8
第五章 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0 14
6 8
第六章 Internet的基本操作
6 2
4 合计78
36 42 二.配套教材 主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胡衍庆 主编 赖秀珍 参编 实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赖秀珍、高林国、李瑜等自编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包括笔试和上机两部分.笔试由我院统一命题,上机考核由教师自主组织,上机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笔试.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6.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7.微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8.计算机软件系统;
9.软件的分类;
10.计算机病毒与防范.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
进制计数制的概念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如ASCII和汉字编码;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输入和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指令和程序的概念等;
微机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
微机系统的启动和关闭;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病毒及特征,病毒的防护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