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 2016-06-09 |
六、城区规划
(一)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10万人 远期(2020年):15万人 远景(x): 25―30万人 县城建设用地面积为: 近期(2010年)建设用地:11.9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119.0 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建设用地:17.95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119.5 平方公里 远景建设用地:30―35平方公里
(二)城市总体布局原则 1. 按现代化城市建设标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合理使用城市资源,突出城市特色. 2.充分保留上版总体规划的合理内容,尊重已形成的城市布局结构,保持规划的延续性. 3.充分考虑近期、远期相结合,研究城市建设的时序性,并使之与城市远景发展的结构和形态相适应. 4.集中布置工业用地,但又要充分考虑其实施的可能性. 5.将城市设计的思想贯穿于县城总体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的空间形态、用地布局、风貌特色统一规划,使城市充满艺术魅力,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三)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确定无棣县城布局结构为: 一心、两带、两轴、四区 . 1.一心:行政文化中心,位于新城区中部,形成以行政管理、办公为主的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2.两带:沿幸福河和青波河形成的两条绿化景观带. 3.两轴:沿棣新五路和腾达大街形成的两条城市空间主轴线. ①棣新五路纵贯城市南北,连接县城北部行政办公中心区、中部文化娱乐中心及南部居住区和仓储物流工贸区,为无棣城区的南北向轴线. ②腾达大街横穿县城东西,位于城市中心位置,连接县城西部工业园和东部新城区,为城市的东西轴线. 4.四区:老城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和西部工业园
(四)城市职能 1.无棣县城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2.以鲁北化工集团为主的生态产业实验区,是滨州生态经济开发基地之一. 3.以枣制品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心. 4.山东半岛与京津联系的主要门户.
第二章 气象观测站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 无棣国家气象观测站基本情况 无棣国家气象观测站建于1958年秋,现位于无棣县城院前街2号,东经117°38′,北纬37°45′,观测场拔海高度6.8米.主要承担着地面气象观测任务,已建有温、压、湿、风、降水等自动气象探测系统和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日照、蒸发等人工观测系统及配套通信传输设备.根据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测得的气象观测资料参加全国交换,资料上传国家气象中心,传输频次为每10分钟一次.
第二节 无棣国家气象观测站历史沿革
一、站址变动情况 1958年秋,根据山东省气象局指示,建立无棣县气候站,站址位于无棣县城关于家庙西北角,东经117°07′,北纬37°45′.1994年1月1日,迁至无棣县城院前街2号,距原址直线距离5千米,东经117°38′,北纬37°45′.
二、站名变动情况 自1958年建站以来,共有过9次变动,情况见下表: 站名时间无棣县气候站 1959年1月1日―1960年3月31日 无棣县气候服务站 1960年4月1日―1965年12月31日 无棣县气象服务站 1966年1月1日―1973年9月30日 无棣县革委会气象站 1973年10月1日―1981年1月15日 无棣县气象局 1981年1月16日―1984年4月30日 无棣县气象站 1984年5月1日―1989年3月31日 无棣县气象局 1989年4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无棣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 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无棣国家一般气象站 2009年1月1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