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 2016-07-06 |
1949年7月,沙市解放,沙市市正式建置,为省辖市. 2.2沙市码头发展历程 沙市港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楚郢都外港;
1876年《烟台条约》把它辟为外轮 寄泊港 ;
1895年的《马关条约》让它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
在上世纪30年代,曾是我国仅次于天津、武汉的第三大棉花出口市场.港口有一千多艘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商船停靠. 沙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西接蜀江,东连吴会,北通襄汉,南及湘粤,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即为鄂南湘北的物资集散地和西南各省进京的必经之路.遥想当年,湘鄂的农副产品,川黔的山货在沙市长江码头上集散,一时桅樯如林,千帆竞发. 沙市的码头原为自然滩坡,1788年,清政府在观音矶至水线房一带修建码头驳岸,最主要的是拖船埠、康家桥、七里庙、谷码头、竹架子(四码头)和白河套等六个码头.1905年,沙市海关码头建成,至民国,沙市建有43个码头,到1985年,全市共有71个码头,成为长江沿线的十大码头之一. 曾经的沙市老码头上世纪80年代前后,荆州人耳熟能详的江边码头主要有一码头、二码头、三码头、四码头、五码头,另外还有轮渡码头.一码头、五码头主要停泊货轮,二码头、三码头、四码头都是客货两用码头,其中短途小型客轮主要停泊三码头,大型远途客轮主要停泊二码头、四码头. 沙市码头见证过外国商船的庞大,承受过日本军舰的火炮;
见证过列强的欺凌,承受过洪水的侵袭;
见证过渡江军民的英勇,承受过百年商埠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艰辛. 2.3 洋码头的由来 沙市四码头开埠以来一直很热闹,每天上上下下的人和货物不少,外国的煤油、药材、玻璃制品、金银器、火柴等等,大量涌进沙市,日本人借马关条款,在沙市建立租界,提出占地八百丈,最后看中了大堤外竹架子码头地段,也就是现今四码头至日化总厂从江边到江堤这一片,后来一直称这里为洋码头.建在洋码头的日本领事馆主楼为两层,尖顶红瓦,五个半圆形开间,白色护栏,八步台阶,门前栽有许多树木,附楼比主楼还要高大,整幢建筑显得气派、典雅.沙市海关则由多重房屋组成,主建筑呈四方形,四周都是敞开的半圆门,外用围墙隔离,大门狭小.租界设立后,日本人还将江堤内的商贩、手工作坊强行迁往四码头,便于直接统治和压榨.随着人员的聚集和商铺的扎堆,这里开始繁荣起来,码头工人的号子声也整天不绝于耳. 项目建设背景 3.1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2013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编制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荆州被纳入改造规划的对象,整个盐卡片区内的老工业基地将进行改造,以有效推动荆州长江生活岸线的整治与改造,这对荆州市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着力打造湖北经济增长 第四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提出,要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绿色发展、增强创新支撑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2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实施重大航道整治工程,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下游重点实施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