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8-01-20 |
03、A
04、A18等重点版面 作品字数 1800字/篇 作品评介 本报首发、全力推进,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广泛影响,获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笔批示肯定的重大人物典型报道.
该作品全面展现了湖北枝江市农业局78岁的退休高级农艺师、共产党员李文英退休21年来,坚持下乡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热心推广良种新种、助农民增产增收的事迹. 主题创新,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常识中,独具匠心地挖掘出一个义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先进人物;
文笔优美,在乡野芬芳、诗情洋溢的棉田场景中,徐徐展开对人物事迹的叙述,化人物高贵品质于日常农事,糅其人性之美于田间垄上;
材料翔实,对李文英21年走过10次农艺长征、自掏腰包10万余元补贴农民、21年推广100余个棉花新种等事迹,做出准确数据概括和案例陈述;
富有生活气息,忠实记录李文英自带凉开水、冷馒头做干粮,下乡送农技资料、走乡间田埂、察棉苗长势的 农艺长征路 ;
人物形象真实,丝丝入扣地展现其内心世界,不避矛盾冲突,还原其作为普通女性的人生和命运. 该系列报道既体现出一个基层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又让李文英作为 人 的形象跃然纸上,是新闻工作者落实 三贴近 、做好 走转改 的上乘之作. 采编过程 从一次会议上的只言片语中挖出的重大人物典型.2011年5月30日下午,湖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副部长文成国提到,枝江市一位老党员退休20多年坚持免费服务 三农 ,事迹很感人.会议未结束,楚天都市报一位副总编通知记者:立即赶往枝江了解.经初步了解,其事迹确有重大报道价值.编辑部迅速制定了报道方案,成立了专题采访组. 多角度、全方位、有章有法地策划和推进报道.当晚,本报记者即连夜展开采访,31日白天,记者又随同李文英下乡,记录她下农田、走田埂、问农事的过程,并采访了20多位村民和枝江市农业局等单位领导.6月1日,本报头版刊发消息、重点版同时刊发通讯,率先推出报道.次日,采访组迅速延伸采访湖北省农业厅、科技厅、华中农大、李文英在武汉的亲属等. 报道分3个主要阶段:6月1日,主消息加通讯,总括式报道;
2日至5日,全方位挖掘式报道;
6日至10日,反馈社会影响. 总计10天时间里,有章有序推进报道,共刊发报道15个版,后续报道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 社会效果 棉花奶奶 的感人事迹经楚天都市报精心提炼和率先报道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央及省领导对 棉花奶奶 事迹给予高度评价,报道还辐射至海外媒体,被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台湾《中国时报》评价为 陆媒刮起庶民风 为党贴近人民 的代表作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本报的呈送件上作出重要批示,多处引用本报报道和评论的原文称赞李文英. 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出 关于在全省开展向李文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这是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针对都市类媒体率先报道的人物典型,所做出的唯一一次要求全省开展学习活动的决定,也是唯一的一次正式发文.湖北省委宣传部作出专题阅评,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副省长赵斌相继对本报报道作出批示,称赞该组报道.李文英获 荆楚农技推广先锋 、 全省科技服务标兵 光荣称号. 在本报报道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新社、湖北日报等各大媒体,以及数百家主流网站,先后密集跟进报道 棉花奶奶 的事迹. 香港凤凰网、新加坡星岛环球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转载本报 棉花奶奶 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关注并发表评论. 推荐单位意见 报送单位意见 领导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2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