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8-05-27 |
根据目的地近期天气情况,携带足够的衣物与伞具;
个人洗漱物品与个人日常用品;
根据工作现场地形特点,选择适合现场工作的便装;
携带好手机与充电器等通讯类用品;
随身少带现金,尽量使用银联卡或信用卡;
若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注意随身携带有关应急药物. 常备药品与急救包 工作组成员根据现场工作的时间长短、地形与气候特点等,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携带好相应药品与急救包.工作组根据需要,指定人员统一领取使用中心应急队伍常用药品包与急救包,具体包括以下种类(详细清单见附件1): 普通感冒类药品;
腹泻类药物;
常用消炎类药物;
简易消毒类药品;
简易外用药品;
防蚊虫类器具与药品. 药品领取联系人:姚建义 (中国疾控中心疾控应急办)
83167453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疫情性质,提前准备好相应的现场防护物品;
确认已购买有关交通(航空)意外保险;
现场工作人员要与后方建立畅通联系渠道;
现场专家每人携带一本《现场工作安全手册》,遇紧急情况,可查阅手册内应急通讯录,与有关部门及时取得联系. 现场工作中 现场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的现场调查、组织实施防控措施时,要按照有关防护技术与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病原体的性质和可及的防护用具,来决定采用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法,以保证自身健康安全,避免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发生感染. 传染病基本防护 传染病感染的传播具备三个因素: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传染源可能是急性发作的病人、感染潜伏期的人以及带菌但尚未发病者,另外还可能是自身体内的菌体(自体感染),其他传染源还包括被污染的非生命的物体,如器械和药物.传播途径一般有四种:接触传播、媒介传播、空气传播和虫(动物)媒传播.本手册根据不同病原体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列出了各种不同的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方法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见附件2. 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具体包括:如果现场工作人员要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需戴手套;
接触不同病人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另外,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和鞋套,以减小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或被其感染的机会及危险性;
在进行这类操作时,还必须加戴口罩、护目镜或者护面罩. 空气传播的防护措施 空气传播指一些直径小于5 微米的病原体(如结核、麻疹和水痘等)可漂浮在空气中,在易感者吸入了带传染源的空气时发生感染.防止空气传播感染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要附加以下预防措施:(1)将病人安置在负压病房;
(2)进入该房间前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必要时,要先让病人佩戴好口罩. 飞沫传播的预防措施 飞沫传播指当病人或者带菌者咳嗽、打喷嚏、交谈、或对病人进行支气管镜检及作呼吸道吸痰时,病原体(如SARS、流感、支原菌类、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等)通过飞沫溅到易感者的结膜、鼻腔或口腔.飞沫直径一般大于5 微米,常常不会溅出一米以外.防止飞沫传播感染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要附加以下预防措施:(1)病人应该住隔离单间;
(2)近距离(1 米即3 英尺之内)接触病人时,必须佩戴外科口罩,或者质量更好的口罩,必要时,要先让病人佩戴好口罩. 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 接触传播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医源性感染传播的方式,包括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指与被感染者或者带菌者的身体部位有直接接触,比如为病人进行测量体温、查体等.间接接触指身体接触到被污染的物件时,这些物件常常是无生命的,比如床单、衣物、器械和敷料等.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的有:单纯疱疹、疥疮、链球菌类以及已产生耐药性的肠道菌群等.防止接触传播感染应在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的同时,还要附加以下程序:(1)将病人安置在隔离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