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9-01-15 |
底栖动物共计10种;
评价河段共有鱼类4种,均属鲤形目,其中鳅科3种,占总数的75%;
鲤科1种,占总数25%. 评价区内平均净生产力为954.85gC/(m2.a).说明评价区的植被生长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评价区内平均生物量为65.98(t/hm2).林地面积占的比重最大,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达到74.03%,是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对评价范围的平均生产力值的大小起决定性的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变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本工程评价区各拼块中,林地的优势度值最高,针叶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的优势度达到78.35%,其密度(48.89%)与频度(114.17%)均远高于其它地类,说明林地是评价区的模地,是本区域内对景观具有控制作用的生态体系部分.在评价区分布各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是主要的景观.评价区内阔叶林面积分布较大,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天然保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评价区林地植被更好,也更加稳定. 评价区主要环境问题是经济落后、自然灾害及水土流失严重.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水文情势的影响 拟建工程对评价河段水文情势的变化较大,主要影响区为坝址与电站厂房之间的河段,总长度为0.63km,径流量将大幅度减少,仅有生态流量和区间流域汇水量,但河段没有断流风险.该电站运行后,减水河段无生活、生产取水,对农业灌溉及生活无影响.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 本工程征占地包括主体工程区、弃渣场、料场、施工场地等.项目工程占地2.69hm?,以河流水面、内陆滩涂、其他草地及有林地为主,其中永久占地0.54hm?,临时占地2.15hm?.施工占地将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施工迹地表面裸露,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此外,坝前回水区的淹没也会使植被数量大量减小. 评价区内目前正大力推进 以电代柴 、 以煤代柴 为核心的农村能源改造,梅家河电站建成后,能有效增加评价区的电力供应,促进 以电代柴 项目的实施,对保护评价区的森林有积极作用.从总体看,工程对陆生植被的影响主要为有利影响.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间,在运营期间对陆生动物影响较小. 工程施工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路施工、土石方开挖及弃渣堆放等活动对野生脊椎动物生境的切割、占用和破坏;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会对陆生动物取食、繁衍等造成影响;
施工造成的水质污染、围堰时水流量的减少、施工动土、对植被的破坏以及施工噪声都将影响动物的生存,受影响的动物可能会在施工期迁移至环境适宜的生境;
非法捕猎将会导致该区域的陆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出现暂时的波动,呈递减趋势. 工程实施后,随各种恢复和保护措施的落实,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可得到一定的改善,施工结束后,它们仍可以回到原来的领域.因此施工期对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影响即逐渐消失.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施工期工程建设有少量废水排放,主要污染物有SS、碱性物质、石油类等,对水生生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很少,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仅限于施工区附近,导致的结果是耐污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增加,非耐污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