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 2019-07-31 |
1
一、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3
(一)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3
(二)推动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6
(三)推动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0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13
(一)指导思想…13
(二)基本原则…13
(三)发展目标…15
(四)规划范围…19
(五)规划期限…20
三、节能的主要任务…20
(一)深入开展节能降耗…20
(二)依法推进节能工作开展…24
(三)培育新兴能源产业…27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27
(一)全面推进清洁生产…27
(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29
(三)水资源节约利用…33
(四)提高资源利用率…35
(五)林业 三剩物 利用…38
(六)积极发展节能与循环型服务业…39
(七)深化循环经济试点…40
五、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41
(一)节能与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基地)建设………………41
(二)节能和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建设 ……………………43
六、保障措施…46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46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47
(三)加大资金投入,为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48
(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科技支撑体系…49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49
(六)完善咨询服务,构建信息支撑体系……………………50
(七)发挥规划作用,保障规划实施…50 附件:1.三明市 十二五 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情况说明…52 2.三明市 十二五 节能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53 3.三明市 十二五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59 4.三明市 十二五 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基地一览表
66 前言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是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三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根据国务院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福建省实施意见和三明市 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开放活市 的发展战略, 十二五 期间,三明市将在发展 一轴两翼 的基础上,加快 四区一带 建设,建设成为带动内陆、连通沿海、沟通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三明是一个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型城市,必须改变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 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努力推动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主动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消费环节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与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朝着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围绕着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遵循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三明市 十二五 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明政文〔2009〕210号)的要求,依照国家和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关于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福建省 十二五 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和《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三明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三明市 十二五 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使之与其它有关规划相衔接,成为 十二五 期间三明市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性和综合性规划. 备注: 一轴两翼:建设先进繁荣的主轴重点发展区域、构建开放协作的东南翼连接带、发展生态特色的西北翼经济圈. 四区一带:中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核心区、北部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工贸产业区、西部以新材料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聚集区、南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区、以市区为中心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
一、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十一五 期间,三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至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72.7亿元,年均增长14.7%;
财政总收入达82.2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49.6亿元,年均增长20.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500亿元;
规模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同时,坚持节约与发展并举,以提高能源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注重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2010年单位GDP能耗每万元1.751吨标准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十一五 期间累计降幅达19.7%,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9%的责任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 1.突出制度建设,保障循环经济有序推进 十一五 期间,我市制定《三明市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三明市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三明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及节能目标部门责任分解表》;
相继下发《三明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意见》、《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三明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意见》、《三明市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年度目标分解责任制度和部门节能目标责任分解制度、市政府和各县(市、区)签订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 一票否决 制,强化各级工作责任.市政府制定《三明市节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会议,通报全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节能办作为全市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坚持定期召开各县(市、区)节能与循环经济分析会,督查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跟踪节能改造项目进度,确保年度节能工作落实到位.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为循环经济有序推进提供制度的保障. 2.突出重点节能工程,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围绕节能 十大工程 ,我市突出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林木加工等六个行业,强化重点项目实施. 十一五 期间,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落实一批重点节能项目的建设,其中;
全市规上企业确定重点节能技术改造达95项,总投资16.26亿元.项目年节能量达44万吨标煤, 列入省重点考核的29家能耗企业总节煤量25万吨标煤,完成省下达的目标责任.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推手,促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三明市作为清洁生产示范城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130家,累计已审核验收合格企业101家,其中21家通过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围绕 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的目标,共制定无/低费方案792个,实施率达100%;
中/高费方案113个,实施项目已完成100%;
累计投资达6758万元,年取得经济效益7334万元.循环经济试点园(企业)工作已初见成效, 十一五 期间,共有11家企业和2个园区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第二批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落实建筑节能和消费端节能,在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场馆狠抓节能减排工作,2009年向上级申报12项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全市已有40多种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建筑市场上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在民用及公共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率达到85%,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面积约49.52万平方米,比增116.81%. 3.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 十一五 期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上大压小 、 提质调优.共淘汰小火电机组35.8万KW;
关闭3万吨以下小煤窑42家、60万吨产能;
淘汰落后冶炼产能50万吨、落后造纸产能1.73万吨;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34万吨,占省下达任务的185%,其中立窑产能淘汰率76.8%.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1.6万吨.截止2010年底,全市新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累计达1591万吨,占全市水泥总产能86%,成为海西重要建材生产基地.通过结构调整,冶金产业等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产值比例大幅下降,全市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9%,比上年的38.0%下降5.1%.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全市 4+1 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2%.林产加工业等三明市特色产业,以及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行业产值比例大幅上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良好基础.全市各种综合利用企业达210家,其中有46家企业被省确定为工业固态综合利用企业,享受国家有关减免税优惠政策. 4.突出技术创新,深入推广节能新技术 市、县两级政府和全市近500家企业,共与18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科技与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结合.围绕节能 十大工程 和六个重点行业,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工业节能技改水平不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提高.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低温余热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能量系统优化等新技术,新技术占节能改造项目的70%以上.在全市138个乡镇、1254个行政村广泛推广农村沼气,至2010年沼气池保有量8.41万口.加大节能、开发新能源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大力研发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技术和产品,在全市全方位深入推广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开发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创设一个良好的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推动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 十二五 是我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低碳和谐经济的部署相一致;
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政策、继续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三明的发展条件,增强三明的发展后劲.海峡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轨道,有利于促进与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互利共赢.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科技和产业革命,有利于三明市承接国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总体上看,三明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必须紧紧抓住各种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促进三明市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 1.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面对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先后出台《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法规,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重点,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途径.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低碳和谐经济,与三明市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相一致;
十二五 期间,我市将结合自身的特点,抓住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重要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技术、低碳旅游、高档制造业、新材料和绿色科技等绿色经济产业. 2.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为三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基础.我市是福建省的工业基地又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系统、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这为我市主动承接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融入福建省主导产业发展循环体系提供基础.在 十二五 期间,我市要加大科研力度,为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设备和零部件,寻求机械、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品和化工产品深加工机会,使我市成为海西区主导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大区域中承接与输出能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单位能耗的价值,改变我市众多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附加值低的特征. 我市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抓住国家和福建省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充分利用作为全国重点林区本身所具有的最突出也最明显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主导型区域经济,力争用5―7年时间,通过培育和开发以可再生生物质柴油项目为重点的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抢占未来发展的 制高点 ,最终走出一条更具三明特色的 转型 之路. 3.海西建设支持政策,促进三产平衡发展 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海西建设的决策部署,为三明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我市先行先试拓展广阔的空间和领域.三明市应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 发展战略,落实 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 的区域发展思路和 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育三产、搞活三产 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明台交流合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努力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应立足三明的优势与基础,着眼长远发展和更大作为,做好定位,推动三明市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走上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道路.(1)构筑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围绕构筑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依托海峡两岸(福建)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建设两岸林业、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明台商投资区,拓展经贸、文化等合作领域,努力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综合枢纽.围绕建设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立足三明的区位优势,发挥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前锋作用,打造综合交通、能源与电网、现代物流、区域协作等枢纽,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聚,形成大通道、大开放、大协作的发展格局,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综合枢纽.(3)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围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做大做强冶金及压延、林产加工、机械及汽车制造、矿产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等三大传统产业,形成集群化、集约化的新型工业体系,建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制造业基地.(4)创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围绕形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立足三明生态、文化优势,开发休闲、安养、文化旅游精品,增强重点景区、重要品牌的影响力,拓展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抗战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发展海峡旅游,建成海峡西岸重要旅游目的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 4.三明市作为福建省清洁生产的示范城市 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闽政〔2010〕16号),提出要抓好三明市清洁生产示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