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9-07-01 |
一、竞赛目标 旨在响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培养广大师生等参赛者的发明创新精神,引导其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二、参赛内容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关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有关规定,具备发明实物(包括已申请专利和未申请专利)项目.
三、参赛范围
(一)参赛组别:学生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教师组,企业组.
(二)参赛人数:不限.
(三)指导教师:1~2人(可空缺).
四、作品要求
(一)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权明晰,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必须符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并便于推广和应用.
(三)实物作品须配有不同角度外观彩色照片、研制过程图片与相关视频资料(包含作品多角度展示、作者本人全程讲解、作品功能展示等影像).视频时长20~30分钟,画质清晰,AVI格式.
(四)作品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发明创新,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教具、学具和教学仪器创新设计等.
(五)在提交作品的同时,还须提交一个作品创作演示文稿(包含作者/团队介绍、作品创作思路、创作过程等内容).
五、作品类型
(一)发明:是指对参赛项目、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是项目发明,也可以是方法发明.
(二)实用新型:是指对参赛项目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三)外观设计:对参赛项目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新设计可以是线条、图案或色彩的平面设计,也可以是产品的立体造型.
(四)技术创意:主要是应用已有技术解决现实或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而形成的技术创意方案.
六、作品提交 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提交作品(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由当地组委会统一提交).
七、竞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选手须通过NOC网站竞赛平台在线报名(有地方组委会的地区,由当地组委会统一组织报名).
(二)初赛: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初步筛选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初步筛选).
(三)复赛:由地方组委会负责组织,确定地方奖项及报送全国决赛的作品(无地方组委会组织的作品由全国组委会负责评审).
(四)全国决赛:陈述答辩. 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对通过复赛的全部报送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全国决赛三等奖、二等奖及一等奖入围作品.其中,入围一等奖的选手参加全国决赛. 陈述答辩:
1、入围作品陈述10分钟、答辩5分钟.
2、如为团队参赛,则须全部选手参加,可内部分工.
3、陈述用文件为PPT格式.
4、参赛选手须将入围作品、陈述用PPT存储于U盘等自行带至决赛现场.(如需道具请自备,尺寸限长2m*宽1.5m范围内,且安装拆卸方便)
5、得分低于60分(不含)者降为全国决赛二等奖.
八、复赛、全国决赛评审标准 评审指标 指标描述 复赛 分值 全国决赛分值 科学性 作品设计应科学、准确且符合科学原理.
25 15 实用性 作品应实用且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5 15 环保性 作品应体现环保、节能、绿色的发展方向. ―
10 技术性 作品在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等方面应有所创新、应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