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9-07-01 |
一、没有如来藏单有发愿能不能实现?答:实际上,没有如来藏的话,就算发百千万亿条愿,也一条实现不了,没有本具的自性功德,单凭发愿怎么能实现?就像对着石头再怎么发愿,也不可能让它流现无量色身、无量净土庄严.
二、只有如来藏没有发愿能不能流现?这也不可能,比如六道众生都本具如来藏,但没有发起建立净土、普度众生的大愿,也只是随染缘变现秽土,轮转六道.再举世间浅近的例子,比如说,没有立下做医生救死扶伤的志愿,佛性并不会无因就显发起种种治病的智慧、方便和事业.所以,流现色身、眷属、刹土的关键因就是两个:一是如来藏,二是发愿.前者是根本,后者是俱有缘. 如来藏有很多异名,像佛性、心性、法身、法界、实际、真如等都是.这是诸佛和众生本具的清净体,不是因缘造作而成.因缘造作的法都是虚妄的生灭法,怎么会是本性呢?又怎么能成为一切悲智功德、佛果事业的所依呢?所以如来藏才是显现色身、眷属、刹土这一切的根本.在它远离客尘而现前清净时,就能从这法身智慧中化现千百亿身,流现无量的净土庄严.那么,怎么使它现前清净呢?就是以圆、熟、净三者究竟的修道力使它现前. 圆 是十度圆满;
熟 是成熟众生;
净 是严净国土.这三个是使法界现前离垢清净的圆满因. 大乘圣道修行的重点就在这三者上:分别心转为无分别智,自现净土,成熟有情.这三者到了究竟时就现前清净,称为不可思议的智慧身,下至凡夫、二乘,上至一生补处菩萨,都无法思维、言说,是这样的智慧身. 身 是积聚和依处的意思,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智慧的体上,积聚有无量无数的无漏功德法.这样的智慧身由众生的善缘和往昔的愿力和合,就任运地显现彼彼调伏神变,在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 【如《宝性论》云: 诸佛法身如虚空,圣者六根受用因,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令嗅佛戒净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微妙理,细思令受胜乐者,佛如虚空离诸相. 】 以诸佛的智慧和愿力从法身中所现的报身,成为圣者六根的他受用身.这是常人无法见闻觉知的,只有圣者能受用,因此说是 圣者六根受用因 .(这里说的因,根本是佛的法身.)全知用《宝性论》这几颂来证明自己所说有圣教的依据. 那么,怎么来让圣者六根得受用呢?就是使圣者眼根见到非四大体性的妙色,耳根闻到清净的妙音等等. 细思令受胜乐者,佛如虚空离诸相 :细细思量能使圣者领受胜义妙乐的如来,也是如虚空般,远离一切相.意思是说,世俗名言中成了圣者六根受用的因,以胜义理观察时,佛也是像虚空一样,远离生灭、有无等的一切相. 以上寂天菩萨为了接引小乘论师趣入空性,针对他们一时还接受不了佛性、法身以及自性清净现前就成佛等甚深妙理的情况,因此只说由愿力显现佛身.实际上要以上面全知说的为了义. 【又想:现前无有以能化彼彼神变于彼彼所化作彼彼义利的如是功用,由宿愿力岂能如此成办?】 他的想法是:如果成佛以后心里一点分别也没有,就是根本不作这样的分别:我要以化现哪种身形、口说哪种教法等的能摄化的神变,对凡夫、二乘、菩萨的哪一类所化,作现前、究竟的哪一种义利,当然更没有以此发起的化现身形、口说妙法、意识观察等的作业.像这样现前没有任何身口意的功用,只凭往昔的发愿力怎么能成办这么广大的恒时、周遍的事业呢? 【为何不能?譬如修成大鹏咒者,以咒语、三摩地对大鹏像、灵塔、石塔等作加持后,不论谁见、触等,悉能息灭龙等毒害.作者虽已逝世久远,但在此塔存在期间,能以此直接息灭毒、鬼等害.因此,现前虽无功用,然由宿愿力牵引,云何不能利他?】 针对实事师 不起功用,单凭愿力不能利他 的立论,先是当头一喝―― 为何不能? 这是粉碎他 要起功用才能成办事业 的执著. 先举 无功用而能利他 的事例:过去有位香根婆罗门,当他见很多人中毒受苦时,就发起善愿要遣除毒害,随后他精进专修大鹏鸟的咒语,后来他修成之后,就诵咒和安住在三摩地中对大鹏像作加持.以后不管谁见到这尊像,或者听到、接触到这尊像,都能息灭毒害.虽然作者香根早已去世,但在这座塔存在以来,以香根的善愿和所作的加持,石塔没有起任何功用,但能直接息灭毒害、鬼害等.所以,现前虽然没有功用,但由宿愿力牵引,怎么不能成办利他呢? 【是故,相应于菩萨求大菩提二资大行所成就的殊胜供处也是修者菩萨入灭于无住法界后,现前寂灭功用和能所二取戏论,然能普作一切有情一切暂时、究竟义利.】 (这里 现前 指时间,是当前的意思.) 咒师修成大鹏咒后,以诵咒和安住三摩地对于大鹏像等作加持 ,比喻菩萨为了求得无上菩提,而修积无量的福慧资粮. 由此成就的大鹏像等供养处 ,比喻相应于福慧资粮的大行所成就的殊胜供养处――佛陀. 相应 指因果相应:因地修集了无量的福慧资粮,果就相应地成为全法界六道众生、声闻缘觉、有学菩萨的殊胜供养处. 咒士逝世 ,比喻菩萨寂灭一切心与心所,入灭于无住法界. 石塔等现前没有身口意的功用 ,比喻成佛之后现前寂灭功用和能所二取戏论. 大鹏像等由先前的发愿、诵咒、安住三摩地加持等的缘起力,无功用而能直接息灭龙等毒害 ,比喻菩萨入于涅,现前寂灭功用和二取戏论,但能作一切有情的一切暂时、究竟的义利. 【《入中论》亦云: 如具强力诸陶师,经久极力转机轮,现前虽无功用力,旋转仍为瓶等因,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 】 第一颂:比如世间具大力的陶师经过长时极力地旋转机轮,之后陶师虽然没有起转动机轮的功力,但机轮不停地旋转,仍然成为制作瓶子等的因. 第二颂:像这样,诸佛安住于法性身成就正觉时,现前虽然没有分别功用,但由众生善根成熟和往昔作菩萨时所发大愿牵引之力,佛的事业恒时运转不息,极其不可思议. 亦云 是说这两颂和本论所说一致,都承许佛地是无功用而成办利他. 【如是于能作所化义利已作如理建立.】 这是总结的话.像这样,对 佛地无功用而能作所化义利 已经作了符合正理的建立. 【又说:若供者有心献供,受者亦有心纳受,供养将生福德,然佛无心或无分别,供佛岂有福果?】 对方是这样想的:供养者心里有他的愿望,他发了心来供养佛,受者佛心里也清楚 他为什么来供养我 ,也有心接受他的供养,这样做了供养是会生福德.但你说佛没有起心动念,那就跟供养塑像一样,怎么会生福果呢?所以,对有心的境供养才生福德,对无心的境供养不生福德. 【答:若供养无心者定无果,则供养佛舍利与佛塔也不应有果.然《层花经》等一再说 供住世佛与供佛涅的舍利及舍利塔,得福相等 ,故说此过不应道理.】 中观师用他说的 供养无心者就无果 反破他说:如果供养无心者就一定没有果报,那佛的舍利和佛塔也没有分别心,供养舍利和佛塔就不应有任何果报.但在你我都信奉的《层花经》等经中,一再说供养住世的佛和供养佛涅的舍利和舍利塔,得到同等的福德.(比如《层花经》说: 现今供养我,当来供舍利,信心若同等,得福无差别. )因此你说 如果佛无心,就有供佛无果的过失 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