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9-07-05 |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在描述中国文学史承传流变的过程中,要抓住各个时期的重点,以大作家名作带动文学史的教学. (2)本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两者密切联系,互相推动,教学中以文学作品为核心.二者的课时比例大约为三比七. (3)本课程历史跨度大,将分三个学期分别学习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 (4)本课程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要求识记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识记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所属流派,识记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识记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识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5)正确理解文本,是本课程的最基本要求.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 (6)背诵提纲中加*的篇目.
3、课程教学改革 (1)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促进学生们的独立思考. (2)推行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将一些次要章节列为自学内容. (3)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文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大纲 总绪论
1、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
2、中国文学的演进.
3、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思考题:
1、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简析文学发展过程中几种因素的互动.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概说
1、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2、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中国神话
第一节神话的产生与分类 神话的定义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意义神话的分类.
第二节神话的民族精神与思维特征 深重的忧患意识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勇敢的反抗精神物我交融的思维特征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浓烈的情感体验 思考题:神话的思维特征是什么?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与流传 《诗经》的产生时间与区域《诗经》的编纂三家诗毛诗
第二节《诗经》的分类 六义说 风、雅、颂
第三节《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赋、比、兴句式和章法颂的不同语言风格. 讲授篇目:
一、《诗经・关雎》*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
巧妙的比兴手法;
动人的情感描写. 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伯兮》*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
反跌对比的结构;
鲜活灵动的形象. 思考题:简析 杲杲出日 一章与
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
三、《诗经・采薇》
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
2、《采薇》的内容分析: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
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
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
写景的翻进一层.
4、《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 思考题:(1)《采薇》中的 兴 与 赋 有何关系?(2)从《姜斋诗话》对 昔我往矣 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
第三章《楚辞》
第一节 楚辞 的产生 楚辞 的基本含义多种文化的交融楚地文化风俗 楚辞 产生与文学自身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屈原与楚辞其他作家 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辨析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讲授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