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 2019-07-06 |
'
的位置,它处于Readerl,2,4的检测范围内,但处于Reader3的检测范围外.显然,待定位标签所处的可能区域为图6最右方的图阴影部分.最后,网格定位系统计算该区域内所有虚拟标签坐杯的代数平均值作为待定位标签的位置. 图7 算法数学表达如下: (1)建立基于虚拟参考标签的二维矩阵空间S(如图5所示) (2)选择所有能够检测到待定标签的读写器: 其中表示编号为i的读写器,表示参考标签到编号为i的读写器的距离,R表示读写器能够检测到的最远距离;
(3)选择所有能够检测到的参考标签: ;
其中表示编号为i的参考标签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4)选择所有检测不到的待定标签的读写器: (5)选择所有检测到的参考标签 ;
(6)选择所有属于而不属于的参考标签: ;
(7)计算的平均坐标作为待定标签的坐标 ;
其中N为里面所包含的参考标签数 3.4误差分析 在二维平面图中,假设待定标签的实际坐标是,定位结果为,则均方差和标准方差分别为: 均方差= 标准方差= 在方案二中,待定位标签是通过参考标签来定位的,所以定位的精度和参考标签阵列的密度有很大的关联.假设只用待定位标签邻近的参考标签来估计待定标签的坐标,那么单位的结果的误差范围就局限于由邻近标签构成的多边形内.从直观上看,似乎是参考标签越密集,定位结果误差范围就越小,然而实际并非如此,由于参考标签的密度太高,当Reader检测信号时,不同标签之间的冲突会十分激烈,所以这里要考虑一个最优参考标签密度.如果待定标签处于方案一图4的1区和方案二图6的阴影区中任何一个位置,所得到的定位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这2中网格定位算法的误差范围都是一个区域.Reader的检测范围和摆放位置,参考标签的密度都会对此区域的大小有影响,也就是说会对定位精度有影响.而且,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