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紫甘兰 | 2019-07-07 |
随后的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双倍行距;
各单词之间用分号 ;
隔开,分号之后不空格;
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双倍行距. 此两项内容单独一页. 4. 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Abstract):题目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字体,居中放置.内容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缩进4个英文字符,双倍行距. 关键词(Key words):紧随英文摘要后,另起一段、缩进4个英文字符,题目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其后用冒号,随后的内容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 ;
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
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双倍行距. 此两项内容单独一页. 5. 目录 目录中仅要求列出引言、正文、结尾及参考文献等内容.目录中的标题最多至三级标题,且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单词均为小写.下一级标题要缩进四个空格以示区分.采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其中每章题目用加粗小四号体,每节题目用非加粗小四号字体,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 …… 相连,本部分采用1.5倍行距如下所示: Table of Contents(四号字,加粗体) (自然空一行) 1. Introduction…页码)(小四号字,加粗体) 1.1?页码)(小四号) 1.1.1 页码)(小四号) 2.页码)(小四号字,加粗体) …… x. Conclusion 页码)(小四号字,加粗体) Bibliography 页码)(小四号字,加粗体) 6. 正文 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体,首字母大写;
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非加粗体;
正文所有英文文字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涉及的汉语文字用小四号宋体;
每自然段首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正文行距设置:设1.5倍行距.正文章节序号编制: 章,编写为:1. ,2., 3.,… 节,编写为:1.1,1.2…,2.1,2.2… 小节,编写为:1.1.1, 1.1.2…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 ii.…;
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
另外,正文中的例子需缩进四个空格,并以1),2)…为序号垂直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 7. 注释方式 论文注释一律采用文中夹注的方式,若是中文作者,需用汉语拼音表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来自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为: 出版年份:页码 例: 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1986:241). 或: Rees (1986:241)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2) 来自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为: 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例: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 (Ellis, 1968: 3). 3) 来自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为: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或: According to Alun Rees,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1986:234). 4) 来自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为: 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 Robertson, 1987: 136). 5) 互联网资料: 格式具体参见参考文献中的相关内容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单独成页.Bibliography居中,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体,中文文献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文献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体.其体例应符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编排规范》.说明如下: (1)序号加方括号,其后不要另加任何标点符号. (2)参考文献涉及著录按外文文献居前、中文文献居中、网络文献居后的顺序进行编排. (3)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 (4)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2个汉字或4个英语字母. (5)将各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注明在文献之后: 专著[M],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论文集[C],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报纸文章[N],报告 [R],其他未说明文件[Z],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OL] 示例如下: l) 专著 基本格式:作者,出版年,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起止页码. 章振邦,1989,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中文作者为两位以上的,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如: 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文作者须将其姓氏放在前面,其名使用首字母缩写并置于其姓后,以逗号隔开.如: Elliot, E. 1987.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英文作者,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的缩写在后.后面几位作者则是 的名的缩写在前,姓的全称在后,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位作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