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 2019-07-08 |
三、概括中心、归纳要点的能力. 这类题型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的意思可能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 它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意思.这些段落,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或者在意思上与作者的观点、全文的核心内容有密切联系.它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文章中心的归纳.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清题干,关注隐含信息. 有的题目本身即隐含两方面的答题要求,如果不认真审题,就会顾此失彼,归纳概括也就欠全面. 2.理清语脉,关注标志词语. 阅读过程中分清层次,逐段逐层进行归纳概括,特别要注意段首或段落内容的标志词语. 3.探究主题,关注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 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技法,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现情思的 情物 ,来探究作者产生某种情感的缘由,并进而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 4.对号入座,关注中心句段. 先依据题干找准确相关的信息区域,对其进行精读,后缩小信息范围,寻找中心句或将几层意思整合. 5.顺藤摸瓜,关注作者观点. 这一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迅速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见解,首先依据题干找到命题的落脚点,然后向后顺藤摸瓜,有时也可逆藤摸瓜. 需要注意的是: ①答非所问.由于审题不细,对题干要求甚至有启示性的意思领会不到,或者产生误解,造成答非所问. ②概括偏颇.由于对原材料既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又不能深入分析理解,故而不能抓住主要内容和实质而显得偏颇或肤浅. ③摘句而不归纳,或者归纳不完整.由对于材料内容理解不完整,加之概括能力所限,在归纳时只能摘录原句,而不能综合概括. ④任意拔高,将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者概括不到位,贬低了文章的价值. ⑤语言表达不清,表达欠连贯,语病多,不能把握材料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四、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从辨别体裁入手.一般地说,议论性文章的论点,就是作者要阐明的观点,说明类文章在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闪现着作者的观点态度.记叙性和抒情性散文、小说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要通过对事件、形象、意境等的深入分析,才能把握. (2)要善于捕捉隐含信息.有的文章开门见山,观点态度十分显豁;
有的文章含蓄曲折,作者的观点只流露在字里行间.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捕捉隐含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选择题中要善于比较对照.首先要明确选项告诉我们的 观点态度 ,再找出文中与这个 观点态度 相关联的文字,并从中概括出 观点态度 ,最后把两个 观点态度 加以比较对照,以确定正误. 要正确的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树立整体意识,综合观点态度. 选文中,涉及考题内容的作者观点、态度往往与人物、事件、活动等糅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整体意识,要对全文基本内容和观点倾向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切不可顾此失彼,隐于一点难以自拔,对于局部的或散布在文中各处的观点,应联系中心思想和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进行充分的综合概括,从而全面、准确地评价作者的观点. ②尊重原文思想,明确观点态度 许多文章是直接表述观点态度或直接表达感情倾向的,其中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关键性语句,起着概括、点睛或升华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充分注意这些关键句(注意不要将人物言论当成作者的观点)结合文章整体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作者的观点,要充分尊重原文,不能主观扭曲臆断或随意拔高或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