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9-07-09 |
D、取样品,分别加入醋酸,食盐不能与醋酸反应、而纯碱可与醋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可采取加食醋观察有无气泡的方法区分两物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2 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Fe3+:两个亚铁离子 B.: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2H:两个氢元素 D.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解答】解: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Fe3+中的
2 表示铁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
2 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
2 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中的
2 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类别,化学反应实质.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此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此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此说法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C.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t2℃时,将50g加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D.将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溶甲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故B错误;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40g,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