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 2019-07-11 |
(四)推进基本农田质量管护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管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坚持用养结合,强化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和全面管护.建立基本农田方案并实行数据库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整治资金等进行重点投入,扩大规模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有序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质量有提高.
六、建设用地管控方案
(一)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和需求引导,各项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要优先利用空闲、废弃和闲置低效土地,加强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格局.保障民家村、深井子村、东靠山村、施家寨村等重点区域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整合规范新农村建设用地,鼓励农村住宅、村办企业向建制镇和中心村集中,合理安排农村民生用地和乡村旅游用地,引导居民点有序布局.
(二)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落实市、区安排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的科学规划,结合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环保等部门相关规划,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三)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按照区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和增量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分类各业用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建设用地的时序控制,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全面调查城镇低效用地、闲置农村建设用地和历史遗留废弃工矿用地,鼓励现有建设用地的深度利用.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适度集中.
七、生态用地优化方案
(一)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 五位一体 的要求和市、区相关规划的安排,进一步突出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理,坚持绿色发展,重点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大型河流的保育和恢复,全面加强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脆弱区域林地、水面农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构建农田、林网、水系共生的生态基础设施格局.
(二)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用地管控,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从事与其功能定位不相符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小、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
八、土地用途分区调整 根据区级规划下达的主要控制指标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结果,科学调整全域土地用途分区,并依据原规划确定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实行严格用途管制措施.
九、村土地利用控制 根据深井子街道土地用途分区的控制方向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综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等因素,落实各村的耕地保有量以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整理补充耕地等土地利用指标,强化村域内的土地利用调控责任,为发展各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各村要严格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和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全街道发展战略实施,切实落实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加强全街道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要重点保障新农村建设用地和重要基础设施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基本农田红线,切实配合实施村庄整理,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稳定园地、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