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 2019-07-11 |
(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地协同发展. 一是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建立 知识+技能 等六条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机会. 二是启动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方案研制工作.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评估方案研制工作. 三是指导试点和试验区改革.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检查.批复成立宁波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进重庆、甘肃试验区筹建工作.推动组建计划单列市职业教育联盟. 四是推进协调发展.启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加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五)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推动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纳入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加快起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继续修改完善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实习管理规定等.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完成1000所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工作.开展首批39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首批276所国家中职示范校、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重大项目验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中期调整,新增备选项目113个,项目总量增加到2542个. 三是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编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制订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研究启动信息惠民工程子项目――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专项试点项目.举办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四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德、中英、中荷、中国-东盟等职业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联合亚洲开发银行实施校企合作政策研究项目.提出与澳大利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合作建议.完成全国职教国际合作情况调研.
(六)探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明确转型方向目标. 一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明确将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途径. 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加强地方高校信息交流和沟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 三是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转型发展专家组和起草组,在广泛听取有关行业企业、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明确了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和以2000年以来新设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工作重点.召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气会,就主要政策考虑及工作安排进行前期沟通和工作部署. 四是广泛开展宣传.在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开辟专栏,多种形式宣传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凝聚改革共识.
(七)聚焦继续教育难题,准备实施重点突破. 一是加强国家制度设计.修改完善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改革方案和宏观性指导文件. 二是构建政府服务体系.推进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开放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设. 三是加强学校资源建设.推动百所高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指导15所电大依托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四是加快建立学分互换认证体系.推进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和实践. 五是推动电大系统整体转型升级.起草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调研推进普通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政策措施. 六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举办2013年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覆盖690多个城市.召开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制订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新增45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22个社区教育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