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9-07-12 |
1 大梯度余热能回收的高效底循环匹配理论及方法 该项目针对节能减排中余热回收问题,从底循环的工质设计、循环结构和系统运行层面创新性提出高温工质匹配设计方法.
提出余热的分区梯级利用思想,构建叠式循环的余热转化理论.提出了系统高效运行的全工况综合性能评价理论.这些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明确指出了是 有前途的余热回收方案 、设计了 最适宜的工质 、提出了 有效的方法 . 本项目属动力工程技术领域.针对内燃机等具有大温度梯度特征的余热回收,传统底循环技术存在工质高温不稳定、循环结构适应温区窄等问题.项目组围绕工质设计、循环结构和系统运行取得成果: (1)发现工质热物性与大梯度余热匹配现象,提出高温工质匹配设计方法.发现临界参数等物性与循环效率\动态响应\轻量化等系统性能的关联规律.提出 利用热物性主动设计匹配性工质 的筛选新方法.并设计获得高效率的碳氢类高温工质和小型化的CO2动力循环模式,最终发明了CO2基碳氢的实用性高温混合工. (2)提出大温度梯度余热的分区梯级 针对科学发现1: [1]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Yan Jerry教授把 CO2工质优化的四种循环系统 作为代表性进展予以介绍. [2]加拿大工程院院士MarcA.Rosen教授认为我们优选出的R123和R245fa具有 最高的能源效率 . [3]Applied Energy执行主编A.Roskilly教授认为提出的烷烃类工质是内燃机高温余热回收系统 最适宜工质 . 针对科学发现2: [1]美国工程院院士Lorenz T. Biegle教授把我们的论文作为是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代表. 本人于国鹏,是以下论文的第一作者:Yu GP, Shu GQ, Tian H, Wei HQ, Liu LN. Energy, 2013, 51(9):281-290. 论文发表时,本人为舒歌群教授的博士生在读.本人同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代表作1), [1] Yu GP, Shu GQ, Tian H, Wei HQ, Liu LN. Energy, 2013, 51(9): 281-290. [2] Zhang HG, Wang EH, Fan BY. Applied Energy, 2013, 102(2):1504-1513. [3] Wang EH, Zhang HG, Zhao Y, Fan BY, Wu YT, Mu QH. Energy, 2012, 43(43):385-395. [4] Shu GQ, Zhao J, Tian H, Liang XY, Wei HQ. Energy, 2012, 45(1):806-816. 舒歌群 (1) 常务副书记、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总体负责、全面指导.对本项目的三个科学发现都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是代表作
1、
4、
6、
7、8的第一(通讯)作者. 本项目主要完成人中:第一完成人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组织管理整个项目中的6个课题,并与各课题开展密切的合作研究.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张红光教授是课题二的主要完成人,王恩华为张红光教授博士生,两位完成人与项目首席保持紧密合作. 田华 (2) 副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对科学发现
二、三做出了主要贡献,是代表作8的第一作者. 序号 项目名称提名 单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知情同意证明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 工作 单位 完成 单位 对本项目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