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07-14 |
熊熊炎阳,茫茫风雪,铸就了我斗争的品格 这些诗句,引导至此,我让学生拿出笔和纸来任选自己心中的某一形象从正侧面角度,植根现实而又能大胆想象进行模仿练习,要求写三节.由于铺垫充分,学生很快就交上习作: 《我骄傲,我是一缕风》 我骄傲,我是一缕风, 我是山野间无拘无束的一缕风, 我是平原上自由自在的一缕风;
我能跳各种各样的舞蹈, 我能变千奇百怪的形状. 小溪教育我勇往直前, 我便一路不停行进;
大树教育我坚守原则, 我便永远清澈透明;
烈日炎炎,月光泠泠, 我为人们送去清凉;
漫漫长路,重重艰险, 我为人们拂去烦躁. 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亦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容纳万物,万物亦容纳我. 广阔的天空是我的舞台, 无垠的大地是我的银幕. 我属于人类,属于世界, 我祝愿每一个生命 都能在我庇护下茁壮成长! 从习作不难看出学生不仅充分领会了我的写作要求,而且对诗歌阅读所讲解的技巧也能够活学活用.如此从语用的角度结合写作来解读一首学生本并不感兴趣的新诗,相信学生学亦有所得. 改写 在教授《阿里山纪行》这篇文章前,我先展示了一幅姊妹潭图片,画面很美,蓝天白云 远山绿树,包围着姊妹潭,潭水沉静如璧.我要求学生就这副画面当堂写一段描写性文字.收上来后我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位学生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内容如下:远处,蓝天白云下,有鸟儿在飞,一望无际的森林,密不透风.近处姊妹潭水碧绿极了,没有一丝波纹,仿佛一面大镜子,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然后我请学生看原文的相关描写: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我让学生找出两段文字的不同点,很显然,原文描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姊妹潭水 清澈透亮 的特点,还借助了明喻和暗喻两种修辞手法.通过这样一种比较,学生很容易找出自己的写作和作者之间的差别,也懂得写景文字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进去,可以采用怎样的写法,等等.这比单纯的赏析更为有效,学生不仅知道原文好在哪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写作切身体会文字的魅力,这可以说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与体悟,相信如果经常性地这样习作,学生的文笔自然越来越精彩.
二、课内阅读向写作迁移的之――续写、读后感 对于经典篇目,学生往往习惯了老师嚼碎了喂,老师也习惯了将文本分割成一句句乃至一字字,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讲解.如此学生很难形成文本的整体印象.基于此,笔者采用续写和读后感的形式来弥补上述缺陷. 1.续写 对于《孔乙己》这篇经典篇目,很多教师已经烂熟于胸,甚而对于内容的把握已经达到把整篇文章 掘地三尺 进行 事无巨细 地讲解的程度,人物,从孔乙己到小孩子;
环境,从社会到自然;
情节,从开端到结局;
线索,从小伙计到酒,无不详加揣摩,对学生而言,恐怕是 有句无篇 了.很多教师也尝试让学生续写结局,但那只是作为教学的尾声,并不当正餐来吃,可有可无.笔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采用了让学生续写结局的方式,但我把这个事放在了上课之前,让学生在 裸读 即一点都不了解背景知识的情况下阅读续写,有的学生基于文本内容,在充分把握小说前面情节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了想象,有些则完全脱离前文的铺垫,信口开河,很为孔乙己抱不平,明朗地转变了孔乙己的命运,不但让孔乙己中了举人,还让他升官发财,报了丁举人的仇.这类想象显然是脱离了文本的空想.即使是前面一类,也有很大区别,举两例来讲: 《孔乙己》续写甲 在众人一贯的嘲笑声中,孔乙己艰难地走出了咸亨酒店.他沿着大街慢慢地走着,瘦弱的身影仿佛会被风吹倒似的.路过丁举人家门口时,他略显吃力地抬起头,双手支撑着地面.他一眼就看到了当初打折他腿的那根木棒,依旧摆在院子的最中央,仿佛在向人们警告着什么.孔乙己的眼里露出惶恐与不安,勉强伸出食指指着那根木棒,口中低喃这什么,却是含糊不清. 傍晚时分,孔乙己来到了一片树林里,正当他想抬头看天空时,眼睛却看到不远处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件残破不堪的长衫.长衫?是长衫!孔乙己两眼放光,急急忙忙想跑向那棵树. 穿上了长衫,我还是读书人,读书人,哈哈哈…… 说着更是加快了步伐.这是他的手伸进了口袋里,无意中摸到了十个钱! 是钱!我还有钱!穿上长衫去参加科举,然后……然后……有钱!丁举人!丁举人……打……打…… 此时他已是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此时,他被脚下的一颗小石子绊了一下,却不巧中间断了气. 从不远处看去,你会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趴在地上,像是在匍匐前进,而在他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上,一件破烂的长衫孤零零地挂在树枝上,随着寒冷的秋风东摇西晃,仿佛在向这个时代宣告着什么.(徐文涛) 《孔乙己》续写乙 孔乙己离开酒店后,来到了以往经常去的大街上,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过往的人无不对他指指点点, 哟,那不是孔乙己吗,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 肯定又是偷书了!不然哪会这样,看身上到处都肿的厉害呢! 孔乙己低下头,顶着众人的讥笑,讽刺,指点……一声不吭的用双手费力地爬到以往住的深巷里. 他靠在墙上,用破草席遮住自己破烂的衣裤,没有长衫的他,不知为何提不起神来.可能是因为腿断了,就再也没有去别人家偷书了.只是在深巷里坐着,看着那一小块区域的人来人往,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他早已是骨瘦如柴,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在饥痛相加的情况下,他已经没有了生的信心和希望了.经过巷子的人,看见的装作没看见,没看见的也走了.没有一个人在乎他的生死,也没有人对他有同情, 或许是因为我经常偷东西吧 孔乙己想到,然后长叹一声. 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寒风吹过他的躯体,他已感觉不到寒冷,巨大的雷电从上空劈过他也不知道害怕,因为他真的已经死了.(蔡亚辉) 不难看出,甲文中 急急忙忙想跑向那棵树 , 无意中摸到了十个钱 这两个细节是不实的,前文已经写到孔乙己连用手走路都困难,又怎么可能会跑?最后一次买酒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已属不易,又怎么可能会多出 十个钱 ?如此我在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由细节引出人物性格、命运以及情节主题的分析.这样把经典篇目的阅读主动权也交到学生手中,学生自然感兴趣,也会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 读后感 我常常会在学生的周末随笔中发现学生对教过的一些重点篇目进行阅读反刍,即就上课讲解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看法对文本加以分析,独出机杼,而又在情合理.不失为教学后的一种额外收获.同时,我也常引导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对文本进行自己的阅读,并写一些读后感.而这样的读后感不仅能给予我备课的指引,往往也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对文本理解到什么层面,哪些是他们已知的,哪些是他们误读的,哪些是他们未知的,我在备课时心中有数,课堂便会有所侧重.此外,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还会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这对于他们的写作素材积累而言也是一种途径.举两个例子: 两只大呆鸟.在北京,一个偌大的城市之中,或许只有文学馆的大树留给了乌鸦唯一的立足之地.放眼四望,一片片高楼林立,没有了乌鸦的栖息之地.所以乌鸦不会像从前那样四处飞舞,因为已无处可以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