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笨蛋爱傻瓜悦 2019-07-14

(2)明确优异新品种产量对播栽期、种植密度和肥水调控的响应规律,集成基于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因种配套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优异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在浙江省不同生态区进行优异水稻新品种和因种配套栽培技术多点小面积示范,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4)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6篇. 课题4:浙江省常规早籼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研究与创新早籼稻育种技术与方法,加快分子技术在早籼稻新品种培育上的应用,开发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实现多个优异性状的快速同步聚合以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

培育和示范推广适合机械化、轻简化生产的绿色、优质、高产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 考核指标:(1)创新高效的早籼稻育种新技术、新方法1-2项;

(2)开发与产量、品质、抗病虫和耐逆等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6个,利用分子技术发掘与创制绿色(养分高效利用、籽粒镉低积累、抗主要病虫和耐逆)、优质、高产的水稻优异育种材料5-8份;

(3)育成早熟、抗稻瘟病、适于机械化、轻简化生产(要求比对照早熟1-3天,聚合多个稻瘟病抗性基因,抗倒伏)的早稻新品种,或具有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的加工专用型早稻新品种5个;

(4)建立10个新品种繁育基地,自育品种省内覆盖率达95%以上;

(5)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个,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或SCI收录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篇以上. 课题5:浙江省常规晚粳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围绕提高品种产量、稻米质量和绿色安全生产,重点研究提高晚粳稻新品种选育效率,加快分子育种技术在常规晚粳稻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开发与抗病、抗虫及重要农艺品质性状相关的实用功能分子标记,培育生产成本低、优质、稳产性好、农机农艺融合的常规晚粳(糯)稻新品种. 考核指标:(1)开发与抗病、抗虫及重要农艺品质性状相关的实用功能分子标记5个;

(2)育成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和轻简种植的单季晚粳(糯)稻新品种5个、双季晚粳(糯)稻新品种3个,要求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或产量相仿、品质指标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9-2013)2级以上,抗性达双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或不良环境因子)以上,实现对现有推广品种的主动替换;

(3)育成新品种推广300万亩,团队育成品种省内覆盖率达95%以上;

(4)攻关期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个,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或SCI收录论文10篇. 课题6:重要种质创新共享与特用水稻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为适应轻简生产、优质、环境友好等要求,以生产推广的水稻品种或骨干亲本为核心素材,利用生物技术、诱变技术和杂交转育技术,结合现代科学仪器分析技术,发掘创制富含增效因子(功能、营养和加工品质)、抗重要病虫害(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低重金属吸收和N/P高效利用等满足绿色生态发展需求、以及适应特殊生境等具有重大育种与产业价值的水稻新种质,选育开发功能米、特色米和基质新产品,组织特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开发,并探索特异新种质的共享机制. 考核指标:(1)发掘抗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低重金属吸收、耐淹、耐旱、N/P高效利用等特异水稻新种质6-8份,探索形成共享机制,供育种专项内交流使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