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07-15 |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其发病率、患病率以及致残率都比较高,而且预后差.有报道我国目前约有800万老年痴呆患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发病、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譬如对痴呆生物学改变的研究重点多聚焦在神经影像学与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但因其操作麻烦以及成本较高,对于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来说实施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基层医院痴呆患者的就诊动机大多是控制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的苦恼.因此,评估检测的方便及可操作性、药物使用的有效及安全性是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围绕外周血生物学标志物对于痴呆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和常用药物对于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估开展研究,期待对基层医院的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1、检测了老年期痴呆患者外周血甲状腺激素、铜蓝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微量元素等标志物水平,探讨了不同程度痴呆患者血液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铜蓝蛋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认知功能损害成正相关.
2、采用病例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采取奥氮平联用多奈哌齐,喹硫平联用多奈哌齐的治疗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安全性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或奥氮平均能有效改善AD近、远期的精神行为症状,且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多奈哌齐联用奥氮平. 成果与应用推广情况:
1、2016年12月-2017年8月,该项目先后在嘉兴市康慈医院、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嘉善县第三人民医院、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共应用于30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现老年期痴呆患者存在血液生物学标志物的变化.外周血液生物学标记物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院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治效率.
2、已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2篇,一级期刊6篇(含中华级2篇),二级期刊3篇,核心期刊1篇.
3、发表学术专著1部,共20万字.
4、培养硕士2名,培养浙江省医坛新秀1名.
5、先后申报并举办6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受益人数已超过2000人.成功申报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老年期认知障碍临床干预与功能康复创新团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方评价
一、2016年9月30日,桐乡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嘉兴市康慈医院林勇医生主持完成的 老年期痴呆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 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技术报告,审阅了有关材料,并答疑,经讨论后一致认为:
1、该课题数据翔实、资料完整、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符合科研验收的各项要求.
2、该课题从临床医学角度出发,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氧化应激类标志物,外周血铜蓝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微量元素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探索了老年期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微量元素的水平与分布特点以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