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9-26 |
1、太平军先生的故事
2、戴敦元应对趣闻
3、朱熹棒打狐狸精
4、商辂与爱敬堂
5、罗隐秀才的传奇
6、吾三变的故事
7、枪打不死的汉子
8、豆腐西施
9、济公与公鸡
10、马先生与金姑娘
11、莲花塘
12、石柱
1
3、金溪石印
14、白虾池
15、春祈
16、高跷竹马
17、珍贵的八仙桌
18、树叶变鱼 历史人物传说 太平军先生的故事 朱明玉,字梧冈,后改名毓锟,清代邑庠生(秀才),开化县徐塘乡后山村人.
生于道光甲午(1834年),卒于宣统巳酉(1909年),享年七十五岁.因为他在太平军中任过
五、六年文书工作,所以人们都称他 太平军先生 . 咸丰己卯(1855年),朱明玉才二十一岁.一天上午,他正在房里练写书法,忽听窗外传来民谣: 租种两亩田,要交十道捐,衣衫不遮身,烟囱不冒烟. 他长叹一声,提笔疾书,写成一幅屏条,用来排遣胸中的郁闷.这时,父亲朱学庸走了进来,对他说: 明玉,刚才接到禀贴,你举秀才啦! 爸爸,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举秀才又能怎么样? 他冷漠地应了一声. 孩子,举秀才能抵一官半职,不亦乐乎? 朱明玉嗯了一声,顾自蹲下身去收拾屏条.父亲一看纸上写着: 心怀大志,不乐功名 八个苍劲有力的草书,不禁喜上眉梢,便问: 你的大志是什么? 爸爸,我要学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 朱学庸布衣出身,长期在乡间教书,了解黎民疾苦.他听了儿子的话,联想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和弥补军耗,加紧搜括人民,弄得民不聊生的事实,忙问: 你要从什么军呀? 我要投奔太平军,扶贫济困,救民于水火! 好,要投太平军不难啊! 爸爸,爸爸,太平军在哪里? 父亲踱到窗前,向外一瞧,悄悄地说:开化,是江西上饶来的. 听说太平军已经到我们 朱明玉一听喜出望外,立即跪地作揖,说: 大人在上,不孝之子告辞了! 父亲说: 且慢,今晚准备一下,明天你就去吧! 第二天拂晓,朱明玉拜别双亲,启程上路了. 响午,他走到离城约莫十里的小山岭脚,被两个士兵逮住了. 你是干什么的? 我,我是打铁的. 你把手掌伸出来让我看看! 朱明玉伸出手掌,两个士兵看了一眼,便说: 噢一一不要瞒了,请跟我走吧! 朱明玉后悔不该一时糊涂回答 打铁 ,一阵心悸,额上渗出了汗珠. 他跟着两个勇士,走进开化县城的一条小巷,见小屋里有一位彪形大汉在磨大刀,银光闪闪,四壁生辉. 启禀,我们请来了一位白面书生! 两个勇士报告说. 好,你们暂且退下. 彪形大汉把大刀插入鞘内,请他坐下. 这是干什么?朱明玉不解其意. 我们不是清兵,是洪秀全的太平军.洪大哥要创立一个'
天下一统,共享太平'
的社会,望先生同舟共济,出谋策划. 朱明玉一听心花怒放,连忙叩头揖拜,连声说道: 大王,大王,一个书生,不求功名,唯望民富国强.今天我是特地投奔你们而来的.大王收留,鄙人惟命是从,竭力为之! 先生,我不是大王,是侍王李世贤部下的一员.如今我军骁勇善战,攻无不克,可是缺少喝墨水的人,请先生相助一臂之力! 朱明玉满口允诺.从此,他就当上了太平军的文书. 咸丰辛酉(1860年)五月至十月,侍王李世贤,忠王李秀成先后从江西再次攻入浙江,展开了开辟浙江根据地的战斗.十二月太平军浩浩荡荡由遂安分路至开化马金,以马金为根据地并在张村后龙山顶建筑了一座嘹望台.此时,左宗棠率领的左系湘军也尾随紧逼开化,镇压太平军.左军属部驻扎在马金忻岸的螺狮山上,两军对峙,号角齐鸣. 一天傍晚,左军部将获悉后山村朱明玉是 长毛 ,立即派了几十名士兵赶去查钞.清兵闯进后山村,村民早已逃之夭夭,家家户户铁将军守门.清兵暴跳如雷,在后门口大樟树底抓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哑巴. 朱明玉,朱明玉,家在哪里? 清兵喝道. 哑巴吓得嗷嗷叫: 噢……噢…… 用手比划着. 清兵大怒,给了哑巴一记耳光,女孩子顿时鼻血直流,呱呱大哭,清兵扬长而去. 清兵没走几步,迎面见有几幢楼房,认为是朱明玉的家,立刻点燃楼房旁边的一间茅屋.北风呼呼,烟火漫天,楼房着火了.火光熊熊,遮天蔽目. 这狗崽村,有人当长毛,看看我们的厉害,去,把他们的祠堂烧掉! 凤山脚下,巍峨壮丽的 永思堂 又喷吐出团团烈火,浓烟滚滚,村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火烧后山村,没有抓到朱明玉,清政府下通缉令,并撤免了朱明玉的庠生. 斗转星移,年终岁尽.太平军战败,冒雪退兵婺源.朱明玉在刀丛弹雨中逃散掉队,加上清军步步为营,岗哨森严,就这样他与部队失去联系. 朱明玉无奈地重回故里,村民要求他教书育人.可是地方豪神还想告密报案.乡亲们为他辩护,联名为他担保.就这样,朱明玉当了私塾先生.远近城乡,听说朱秀才任教,一时慕名而来,学生前后约千计.朱明玉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不以鲁愚而弃之. 人们赞扬说: 我们凤山的背面是包山,朱熹曾在包山书院讲过学,朱先生继承朱夫子的遗风,我们信得过! 朱明玉高风亮节,名闻乡里.后来,他改名朱毓锟,再次赴试,于光绪庚寅(1890年)被荐为恩贡生,这时,他年已五十六岁,仍然不慕荣利,继续在家乡教育这块贫脊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一直到离开人间. 收集整理人:开化县马金中学退休教师 姚鸿源 戴敦元应对趣闻 戴敦元(1767―1834),字吉旋,号金溪,浙西开化孔埠人.清・乾隆五十年(1793)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礼部侍郎等职.道光辛卯(1831)擢升刑部尚书.他一生为官廉洁奉公,清正耿直,去世后谥: 简恪 .葬于杭州西湖之滨.遣著有《古今体诗集》八卷.这里记述的是他应对的几则趣闻. 戴敦元资质聪颖,才智超群,幼年有神童之称.他上蒙学时才六岁,一天,他上华埠街买笔,店老板认得是戴神童,就打趣地说: 聪明的孩子,我出个对子,如果你能对上,买笔不要钱,好吗? 戴敦元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这位老板出对道: 小神童,三元及第. 戴敦元一听脱口奉敬道: 大老板,四季发财. 店老板听了,称赞不己,连忙捧出一扎上等羊毫笔奖给他,口称: 真神童也! 从此,戴神童的名声不胫而走,名闻遐迩. 华埠街上文人识士多.当时有个张秀才却不相信神童的才智,碰巧,有一天两人相遇了,这个张秀才蓄意戏谑戴敦元,皮笑肉不笑地说: 戴神童,听说你善巧对,我出个对子,你试一试! 戴敦元察言观色,料知张秀才不怀好意,便说: 试就试吧! 这时旁人听说秀才试神童都好奇地围上来看热闹. 张秀才搔搔后脑勺,挤眉弄眼地出上联: 假神童,妖魔鬼怪. 戴敦元一听,怒火万丈,不假思索地答道: 野秀才,走兽飞禽. 旁观者听得哈哈大笑.骄横的张秀才,讨个没趣,钻出人群溜走了. 张秀才回到家里,很不服气,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隔壁的李秀才.李秀才听后便说: 有朝一日相遇这兔崽子,我定要叫他没脸收场,为你出口气! 当日晚,正好戴敦元放馆回家,路上遇到李秀才.李秀才顿时想到当时华埠东岸涂家也有个智力超群的儿童,人们称他为 涂神童 .于是,他就拉着戴神童说: 嘻、嘻,戴神童慢走,我出个对,你试一试! 戴神童见此人跟张秀才穿一样的长袍马褂,料想他们是一丘之貉,自己决不能示弱,就气壮地说: 试就试吧! 李秀才出了上联: 戴神童,涂神童,谁真谁假? 戴敦元自豪地对出下联: 孔夫子,孟夫子,是圣是贤! 李秀才一听,果然名不虚传,点头哈腰地连声说: 戴神童,佩服,佩服! 后来,戴敦元在京任礼部侍郎.一年各省开科取士,任浙江省的主考官回京,戴公向他询问浙地生员考绩情况,主考大人陈述道: 贵地文风尚佳,美中不足是诗对有逊色,鄙职此次以杭州六和塔出一对题: 六和高耸耸,七层四面八方. 不料许多考生未作下对.鄙职问之,众生皆伸掌摇手. 戴公一听,不禁诧异,立即意识到若当真如此,必有损家乡声誉,就说: 主考大人,你误会其意了,他们对此浅题是不屑一对的. 摇摇手示意作答: 一掌坦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主考大人听了惊异万状,羞愧地说: 鄙职昏庸,有眼不识才.贵府浙江真是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呀. 一年,嘉庆皇帝五十圣诞,宫中张灯结彩,大摆酒宴庆贺,席上金尊玉盘,觥筹交错.酒过三巡,龙颜大喜,吟出一对: 四万里版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皇上要在座的百官即席对出.因为这对子中数词多,词组复杂.百官们面面相觑,一时难以奉对上来.嘉庆帝甚为扫兴,立即查问戴敦元.不巧,戴公今日有恙,未来赴宴.皇上即差太监送对到戴敦元寓处.戴公遵旨奉对: 五十年圣诞自今而后,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喜宴未毕,太监返回启禀皇帝,皇上听了大悦道: 奇才!辅国有望! 于是传旨戴公续修《大清会典》任总纂. 之后,道光皇帝登基,戴公算是三朝元老,在登基大典上,他拟了一副对联: 顺国康邦,雍然乾嘉道千古, 治民熙世,正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