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10-06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及战略选择 (2017-2020年)

一、规划内容与依据

(一)规划内容.

本规划立足于鹰潭发展实际需求,深入分析物联网产业当前发展趋势、重点产业布局,以移动物联网发展为重点,研究我市物联网产业当前发展现状、优劣势,深挖产业培育、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围绕产业发展、政府管理、居民生活等不同需求,提出建设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移动物联网特色产业集聚区、移动物联网科技创新中心和移动物联网应用示范高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上下游产业发展、物联网智慧应用推广的现实需要,结合国家、省、市有关指导意见,制定了 七大发展重点、四大重点工程 的总体路径,梳理了物联网生产制造企业招商目录,为我市物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7年-2020年.

(三)规划依据.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 《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 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424号) 《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物联网分册,工信部规[2016]424号) 《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17]351号) 《江西省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指南》 《关于推进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赣建科〔2014〕7号) 《江西省移动物联网发展规划(2017-2020年)》 《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鹰府发〔2016〕13号) 《鹰潭市智慧新城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二、鹰潭市物联网产业现状分析

(一)产业发展优势. 1.网络建设先发优势. 我市作为窄带物联网试点城市,抓住窄带物联网研发、产业化和应用启动的关键阶段,以打造 智慧新城 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窄带物联网网络建设、产业集聚及生态构建、应用创新与推广.2017年,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已建设了962个NB-IoT基站,建成全球首个三张NB-IoT全域深度覆盖网络并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两次检测并对外发布的城市.2017年底,中国移动又开通403个eMTC基站,eMTC网络已实现城区、县城、乡镇和大型行政村的全覆盖,覆盖能力与NB-IoT相当.我市成为国内首个建成NB-IoT、eMTC两张移动物联网网络全域覆盖的城市.NB-IoT示范标杆应用迅速推广,窄带物联网试点应用场景达33个,终端连接数超9万个,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初步构建了覆盖物联网专用芯片+模组+智能终端+服务平台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了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与知名院企战略合作日益紧密,先后与移动、电信、联通、中国信通院、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浪潮公司、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知名院企,签订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和重大合作项目,全市共引进物联网产业项目51个,投资总额150多亿元. 2.公共服务平台优势. 我市打造了功能较为完备、全国领先的公共支撑平台,为移动物联网企业创新创业、产品开发、检验检测等提供了较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建成了6万平方米的移动物联网产业园,设立了中国信通院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国家物联网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华为(鹰潭)技术服务中心、智慧新城产品应用展示中心以及3个开放实验室.与中国信通院、江西省工信委联合发起的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集聚了国内168家物联网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初步构建了体系齐全、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在鹰潭物联网研究中心、开放实验室孵化成功的产品达40余种. 3.区位优势. 我市交通便利,对于承接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沪昆高铁和浙赣、鹰厦、皖赣等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320、206国道和沪昆、济广高速在这里形成 双十字 大交通.同时,物流中心初具格局,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全国邮政物流节点城市.鹰东编组站是全国铁路15个路网性编组站之一,鹰潭南站是全国五大货场之一,是华东、东南地区大宗货运发往西南地区的集散地和始发站.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建设 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的目标,我市建成了鹰潭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打通了海铁联运国家运输通道,开通了鹰潭至宁波的 五定班列 ,开行了赣闽货运快速班列,电子口岸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 大流通、大通关、大口岸 的发展格局. 4.政策优势. 为加快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物联网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物联网产业生态,我市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鹰潭市大力发展物联网及智能终端产业若干政策措施》、《鹰潭市全域发展引导基金设立与运作方案》、《鹰潭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系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针对物联网生产制造型、研发集成和技术服务型、平台运营和云服务型三大类企业,制定了固定资产投入、纳税奖励、生产要素、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五大政策措施,着力营造良好的物联网发展环境.目前,三川智慧、广信铜业、阳光照明、江南铜业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改造资金约8.5亿元.

(二)产业发展的劣势. 1.规模化应用程度不够. 我市物联网企业虽然已经在智慧市政、智慧民生、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领域实施一批应用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截止目前,物联网产业还基本以政府的政策推动为主要动力,企业自发创新的能力有限,现有应用数量少、规模小,多局限于特定行业或企业的应用,难以普及和推广.部分领域应用技术水平与工程化程度较低,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无法实现以 应用驱动为导向 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模式.在 共性平台+应用子集 的标准架构下,共性平台发展尚未成熟,应用子集也不够丰富.且物联网产品 小、杂、散 ,致使物联网市场还远未成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缺少龙头企业整合产业资源. 物联网产业资源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整合发掘.目前,我市虽已涌现出一批物联网骨干企业,在部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从整体实力上看,还不具备与国内外大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较弱,大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联动效应不足.由于缺少龙头企业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导致物联网采集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产业链中各层级衔接还较松散,各环节协同效应不强,由此形成了许多 信息孤岛 ,产业链整体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3.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成熟程度是判断物联网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商业模式是行业用户和产业投资人对物联网发展的关注重点.迄今为止,我市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重点满足政府社会管理、解决民生需求,多属政府投资推动.除供水、电力等行业外,面向其他行业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很少,基于消费领域的需求尚未形成.行业和消费市场作为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4.核心技术缺乏. 总体来说,除三大通信运营商和江铜贵溪冶炼厂、三川智慧等转型升级的本土企业实力较强外,全市其他环节的物联网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相对较弱,企业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在芯片、传感等物联网核心基础领域,差距更为明显.并且,我市大多数物联网企业偏重于应用和集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鹰潭市物联网产业选择与承载能力分析

(一)物联网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当前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工制造等环节逐步由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转移至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重组,跨市场电子信息产业并购方兴未艾.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园纷纷 腾笼换鸟 .中西部城市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产业转移承接主体上,中西部地区开始摆脱传统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转向中高端产业环节、注重引进研发性质的企业,继智能终端之后,物联网逐步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

(二)我市物联网产业承载能力分析. 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从平台建设到产业发展都取得了良好开端.2017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突破100亿元,其中智能终端和微型元器件占据电子信息产业主导地位,智能水表兼具科技优势和品牌优势.全市共有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145家,主要产品涉及半导体照明、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元件、精密光学镜片智能电子终端等系列,并延伸到电子通信接插件、航空传感器、3G通信元件、监控镜头、变倍望远镜等五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为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产业载体来看,我市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具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两个,规划面积共80平方公里,均按照工业新城的标准打造,配套完善,功能齐全.鹰潭高新区规划5平方公里土地,致力打造智慧创新创业示范园、智慧物联产业园,其中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已正式开园;

贵溪市规划6.8平方公里土地,着力打造智能家居产业园;

余江县发挥资源优势,倾力打造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园. 当前,全市发展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初期培育、规模积累阶段,是实现物联网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承接,我市具有较好的基础.在产业培育上,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发挥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发展物联网产业,在工业、农业、市政、民生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未来物联网应用将普及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我市在战略区位、能源成本、劳动力储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我市位于东部产业转移西进北移的窗口,水资源和能动资源供应充足,辐射周边人口大市,劳动力储备充足,因此在承接沿海地区物联网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此外,正如前文所述,我市在窄带物联网发展上取得了先发优势,技术与应用全国领先,形成了一定的资源集聚能力.在中国信通院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开放实验室、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必将大大加快物联网产业孵化进程. 图3.1 我市物联网产业承接能力关键要素分析

(三)我市物联网产业选择分析. 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市仍属于工业城市,受人才、资金、产业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即使前期采用大量政策支撑产业发展,后继支撑力量也不足,难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造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较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体,且制造业对产业基础的要求相对较低,技术门槛通过产业转移可以顺利跨越,因此,考虑我市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市物联网产业基础和产业承载能力,发挥窄带物联网的先发优势,以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和应用层带动网络层和平台层的 两头带动中间 的发展思路,科学筛选适合我市发展的物联网产业环节. 感知层产业位于物联网产业链的最底层,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环节.其中,芯片是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门槛较高,我市无芯片研究基础,不具备发展条件,因此舍弃芯片产业;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感知基础和数据来源,近年来在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市场带动下,传感器的国产化需求不断增大,自主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培育传感器产业,对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可将传感器作为重点方向之一;

天馈线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且我市铜原材料丰富,集聚了140多家铜产业企业,发展天馈线产业既可延伸铜产业链,又可为新兴产业培育奠定原材料基础,因此可重点发展天馈线产业;

屏幕行业技术成熟,前几年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随着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提升,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我市应抓住机会积极承接屏幕产业,为物联网发展奠定良好的上游配套基础;

随着移动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NB-IoT技术为代表的LPWAN(低功率广覆盖)技术成为移动物联网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未来,伴随我市智慧新城建设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通信模组需求都将持续上升,发挥我市NB-IoT技术与应用先发优势,大力发展NB-IoT模组产业必将助推我市物联网产业腾飞.综上所述,适合我市重点发展的感知层产业有传感器、天馈线、屏幕和模组产业. 从网络层产业来看,我市三大运营商已牵头建成三张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且网络性能日趋完善,为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