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 2019-11-04 |
110 5311 联创世华,好培训,好老师! 联创世华教师网:jiaoshi.
Lgwy.net
1 联创世华・内部资料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汇总 小学 目录第一部分:考情与题型分析
2
一、考情介绍
2
二、笔试内容与特点
2 综合素质
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 第二部分:高频考点汇总
3
一、综合素质
3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3 联创世华,铸造人生辉煌! 统一客服热线:400
110 5311 联创世华,好培训,好老师! 联创世华教师网:jiaoshi.Lgwy.net
2 第一部分:考情与题型分析
一、考情介绍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
2015 年12 月31 日发布的《关于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试点 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自2016 年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年举办
2 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
1 次,考试时间以国家公布的时间为准. 普通高等学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校学籍证明报考.其他年级在读生不得报名. 申请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013 年前已经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可在毕业后
3 年内免于教师资格考试, 直接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 资格.毕业超过
3 年的,不再执行直接认定的政策,须参加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明.
2017 年上半年考试已经结束,考生应重点关注下半年的考试时间安排,详见下表: 年份 报名时间 考区确认 时间 网上缴费 时间 笔试时间 笔试成绩查 询时间 面试时间
2017 年 下半年
9 月上旬
11 月4日2018 年1月6―7 日2017 上半年
1 月13-16 日1月14 日-17 日1月18 日前
3 月11 日4月18 日5月20 日2016 下半年
9 月6-9 日9月7-10 日9月16 日前
11 月5日12 月13 日2017 年1月7--8 日2016 上半年
1 月13-19 日1月14-20 日1月22 日前
3 月12 日4月19 日5月21-22 日
二、笔试内容与特点 类别笔试科目 面试科目一 科目二 小学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模块比例题型职业理念 15% 教育法律法规 10% 单项选择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5% 材料分析题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联创世华,铸造人生辉煌! 统一客服热线:400
110 5311 联创世华,好培训,好老师! 联创世华教师网:jiaoshi.Lgwy.net
3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约39% 非选择题:约6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模块比例题型教育基础 20%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学生指导 30%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班级管理 学科知识 50%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约27% 非选择题:约73% 第二部分:高频考点汇总
一、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考点 1:素质教育 1.概念: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目标: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体目标有:(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2)促 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品质;
(5)培养学 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全面发展的教育;
(3)促进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 发展. 5.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
(2)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联创世华,铸造人生辉煌! 统一客服热线:400
110 5311 联创世华,好培训,好老师! 联创世华教师网:jiaoshi.Lgwy.net
4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应试教育是 倾向于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 考点 2: 人的全面发展 的思想 1.地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2.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 的道德的发展. 3.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 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考点三: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3.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考点 4:教师 1.概念: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是指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人,教育活 动主要通过他们的活动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变化.他们既可以是家庭中的父母,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其 他人.狭义上的教师是指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们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职业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社会地位及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2)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 着关键性的作用. 4.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
(2) 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与朋友;
(6)研究者. 5.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6.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团结协作;
④以身作则. (2)知识素养: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知识;
③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管理 学知识. (3)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组织管理能力;
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④自我调控和自我 反思的能力. 联创世华,铸造人生辉煌! 统一客服热线:400
110 5311 联创世华,好培训,好老师! 联创世华教师网:jiaoshi.Lgwy.net
5 7.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 是 学生喜欢我吗 同事们如何看我 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 等. (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 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3)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 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点 5:终身学习的意识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之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的代表人物是保 罗・朗格朗.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 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考点 1: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 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教育法规的类型包括: 1.根据教育法规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中,《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基本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师法》等为普通法、单行法. 3.根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考点 2: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 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教育政策的类型包括: 1.根据制定政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根据政策内容与层次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根据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