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 2019-07-30 |
2017 年12 月21 日市 政府第
99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 年1月3日(此件公开发布) ―2― 池州市 十三五 环境保护规划 池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8 年1月―3― 目录
一、 十三五 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4
(一) 十二五 环保取得的成绩.4
(二)存在的环境问题.6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8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总体目标.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规划目标
10
三、规划主要任务
13
(一)强化调控,构建绿色发展模式.13
(二)治污减排,确保改善环境质量.16
(三)生态保护,构筑生态安全格局.34
(四)防控风险,实现环境系统安全.40
(五)能力建设,满足环保工作需求.46
四、规划保障措施
49
(一)推进环境保护法治建设.49
(二)深化环境管理制度创新.50
(三)推动环境治理市场化.51
(四)健全多元化环境投入体系.51
(五)强化环境科技支撑作用.52
(六)依法实行环境信息公开.53 ―4― 十三五 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 提高环境质量、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推进池州市环境保 护事业的科学发展,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实现天蓝地 绿水清, 建设生态环境优美、 产业结构优化、 群众生活优越的 三 优池州 的总体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 十三五 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一) 十二五 环保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 期间,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 生态立市 和 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的战略部署, 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化重点行业 污染治理,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关,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和改善,生态保护方 面取得积极成效. 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前列,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 平.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稳居全省第二位,2015 年PM10 平均浓度 为55ug/m
3 ,比上年下降 6.8%.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水质优良 率由 十一五 末的 92.3%升至 100%,全市
18 个国省控监测断面 水质均达到Ⅱ~Ⅲ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城市交通干线噪 声均值较 十一五 期间分别下降 2.7 分贝和 1.7 分贝.酸雨状 况明显改善,酸雨频率由 十一五 末的 75%以上降至 25.6%.全―5― 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生态系统稳定. 2.治污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十二五 期间,我市全面落实总量减排责任机制,大力推 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把总量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 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 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四项主要 污染物分别较
2010 年削减:化学需氧量 8.5%(1806 吨) ,氨氮 11.2%(273 吨) ,二氧化硫 11.1 %(2015 吨) ,氮氧化物 11.3% (3619 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提前
1 年完成目 标任务,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3.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取得积极进展 在全省率先作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启动了国 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生态市创建验收,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截至
2015 年年底,三县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31 个,生态村
64 个.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有效抓手,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美好乡 村建设,重点实施了青阳县、石台县两县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 目. 4.环保能力建设显著提升 市环境应急监控中心投入使用.建成环境信息中心和
7 个具 备新标准监测能力的、覆盖所有县区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 ―6― 实现市、 县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与国家、 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网. 市环境监察支队获批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信息能力建设与 宣教能力建设在全省排名前列.市环境监察支队与市环境监测站 均通过标准化达标验收,石台县环境监测站通过资质认证. 十 二五 期间, 我市环保工作在省政府目标考核中位次由
2011 年第
12 位跃升至
2014 年第
2 位;
2015 年, 省环保厅对我市生态创建、 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四项环保重点工作通报表 扬.
(二)存在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我市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治理 效果参差不齐;
清洁能源尚未全面覆盖;
农村地区存在秸秆焚烧 现象;
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尾气排放量日益加大;
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使城市建筑扬尘、 道路扬尘逐年增加;
餐饮业布局分散, 油烟排放监管难度高.同时,细颗粒物在城市间输送、转化、耦 合加大了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 2.水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长 效机制不健全, 保护区范围内存在对饮水安全造成隐患的风险源, 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市城区饮用水备用水源 地已建设完成,但各县城饮用水备用水源地正在建设,尚未建设 完成,备用水源地建设进度亟需加快;
市、县(区)建成区仍存 在黑臭水体,随着《池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发布实施, 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势在必行. ―7― 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急需开展.全市工业园区及周边、采矿 区及周边、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的土壤污 染情况未进行摸底建档.我市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资金 短缺,技术装备不足,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尚未启动. 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需不断加强.我市重要自然保护 区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和草地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的 防治等工作仍显不足, 红线管控 体系、环境预防体系、环境 治理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制度还需健全完善. 5.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 新型环境风险类型不断涌现, 如危险废物和化学品、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防范环境 风险的压力持续增大.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管理不规范, 存在安全隐患. 6.环保基础能力较为薄弱. 十二五 期间,我市环境监管 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级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构 已通过省标准化验收,但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社会各 界对环境问题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现 有监测、监察、应急等力量仍显不足. 7.环境综合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我市环保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第三方环境治理、 监测等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有效市场管理;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面临困难.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 增强,反映环境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但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和治 理的自觉性不强,社会共治局面尚未形成. ―8―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 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增长将由高速进入中高 速发展通道,环境压力进入调整期.客观上,我市产业结构将面 临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占比不断上升,煤 炭消费占比保持下降趋势,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使得环境保护 少欠 新账、多还旧账 成为可能;
主观上,新《环境保护法》和大气、 水、土壤行动计划的实施, 环境保护对政府经济决策、对企业等 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日益显现,环保政策与 其他领域政策的协调性增强,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环境保护多 元共治的局面将加速形成.随着我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生 态文明示范区 海绵城市 的创建, 六治 (铁腕治矿、重 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精准治污、全面治脏)专项行动 的深入开展, 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实现了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新模式. 同时,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 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区域发 展差距较为明显,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伴随着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环保资金难以加强投入, 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目标面 临很大压力. ―9―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 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 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 污染防治 攻坚战,深入实施 气十条 水十条 土十条 行动计划,坚持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依法监管与目标考核并重,推动环境 保护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 制度落实,提高环境管 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形成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
(二)基本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优先.按照池州市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 强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经济结构. 依法治污、法治管理.以实施环保法为龙头,加快完善生态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强化政府、企业的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加强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切实解决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的问题. ―10―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把制度、机制创新作为重点,按照 源 头严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