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2013-02-20

汉学'

、'

支 那学'

家总有点怕我们打入他们的圈子里 去,一面是这种人在政治上又往往是'

前进'

分子,气味也不合. 所以胡适不得 不 退避三舍 ,更何况杨联升.其实, 杨联升心底里对研究中国的洋学者并不很 买账,后来享有盛名的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那时他就有些瞧不起,当他 听到费正清推崇史华慈, 不惜大言欺 人,竟称其为佛教史专家,又称其学力过 于Reischauer(按:即赖肖尔) 的时候, 就很不以为然,对费正清 好用权术 很 是警惕,在日记中告诫自己 与之相处, 真需小心也 (1955 年2月18 日). 二 本来,在1946 年初他以《晋书食货 志译注》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不久,先 是有浙大张其昀(晓峰)的聘约,后又得 到傅斯年和胡适到史语所任职或者北京大 学任教的邀请,他曾经都很动心.4 月17 日,他到纽约看望病中的胡适,与胡适 说好要回国任教,6 月底他想到即将要离 开美国,甚至 作书留与贾公(Charles S. Gardner),几乎泪下 .那几年中,由于 抗战胜利,好朋友陆续离开美国,1946 年9月,周一良回国了,1947 年韩寿萱、冯 家升、王重民也回国了,1949 年王毓铨也 回去了,到了

10 月,老舍也回国了, 谈 学问的朋友越来越少 .但不知道为什么,

36 他终究没有成行.也许,正如余英时先生 所说,他终究是个 纯粹学院式的人物, 对于实际政治不但没有兴致,而且视为畏 途 (《论学谈诗二十年―序〈胡适杨联 升往来书札〉》),他并不像胡适那样有 道济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 的抱负, 在中国处于战争纷乱之际,一介书生,下 不了回国的决心. 有关回国一事,在他的日记里面有两 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

1946 年4月19 日 他开车去纽约布鲁克林

26 号码头去看陈寅 恪,谈了六个钟头,陈寅恪曾告诉他 国 事可虑,不知究竟如何 .一周后,他在 纽约与何炳棣一起吃茶,他说国共合作后 会有一二十年和平,但何炳棣却郑重告诉 他, 五年内恐有巨变 (1946 年4月19 至25 日).也许这些师友的判断,对他是 否回国产生了悲观的影响.二是

1949 年6月29 日他和胡适一道吃饭,胡适说到 象 牙塔不能再住,须救火 ,这表明胡适心 中对故国的关怀犹在,而杨联升却婉言劝 他三思. 过了一个月, 胡适给他的一封信中, 在谈论诗歌的同时, 用了杨联升的一句, 待 等秋风落叶,那时许你荒塞 (《论学谈 诗二十年》中 塞 作 寒 ,85 页), 并在下面加上一个问号,说 诗是你的? 是我加的 .胡适的话说得含糊,但杨联 升却明白,这是胡适 表示不能脱身局外 之意 (1949 年7月28 日),但杨联升 毕竟不是 身系中国命脉 的胡适. 有国不能回,只好寄人篱下,然而在 美国, 长安居大不易 ,这使他很紧张. 其实,当时身处异国痛感飘零的人何止他 一个,最近重读陈毓贤女士的《洪业传》, 就感受到连洪业这样的大学者,在剑桥的 生涯都不免窘迫,更何况杨联升.他没有 何炳棣那种 抡斧头排头砍去 的霸气, 何炳棣可以和 Tauaber 大吵大闹,可以找 费正清当面理论,但杨联升做不到;

他也 没有胡适那样的通脱平和,胡适即使在普 林斯顿葛思德图书馆处于一生中 最暗淡 的岁月 里(周质平语),也始终平静和 从容.杨联升生性忠厚而且谨慎,虽然他 喜欢朋友, 常常在家招待客人, 嗜好打麻将、 听戏和下棋,一辈子与何炳棣友善而崇敬 胡适,在日记里也常常褒贬学界同仁,但 毕竟只是做中国学问的纯学者.他很在意 学生的评价,也在意同事的态度,更重视 同行学者的月旦.从日记里看到,有一次 他代史华慈给学生上 上古中国思想 课, 看到有学生五十多人,他就很卖力,讲完 之后学生鼓掌致谢,更使他受宠若惊,回 来后便在日记里重重地记上一笔, 自己 亦觉得所讲颇能深入浅出 (1960 年4月30 日).特别是,法国学界前辈泰斗戴密 微称许他是 少年辈第一人 ,同是哈佛 同事的美国中国学泰斗费正清也承认他是 汉学界 第一人 ,更使他自期甚高, 绝 不作第二人想 .可是,这种无形压力却 给他巨大压力,也摧残着他的精神,1958 年4月, 他虽然在哈佛大学终于晋升教授, 但是这种长期的紧张,却使他在下半年大 病一场,在他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他内心 里惊心动魄的紧张和冲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