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4-07-31
・教改视野

10 主编:汪瑞林 编辑:杜悦 设计:王星舟 校对:冯华

电话:010-82296613

邮箱:jybjiaoshi@vip.

163.com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依据我们对本市教师进行的抽样问卷调 查,85.9%的教师承认,公开课上为了顺利 走好预设流程,没有让学生把话说完. 很多时候,公开课让教师谈之色变:听 课者一味追求完美,评课标准缺乏科学性, 给上课教师套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于是, 执教者唯恐留下瑕疵,精心预设、彩排.教 师为顺利完成精心预设的教案,经常对高高 举起的小手视而不见.学生成了龙套演员, 积极配合表演.这种公开课越来越偏离教学 常态,成为一种作秀,这不但影响了教学质 量,也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让学生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学习 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们要像对待荷叶 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保护孩子学习的热情. 可时下真正做到这 一点的又有多少人呢? 在一次公开课展示时,某教师执教《江 畔独步寻花》一课,听写诗句 黄四娘家花 满蹊 时,很多孩子把 蹊 写成了 溪 .有个孩子说: 老师,我有办法记住 '

蹊'

字. 该教师觉得这么简单的话题,没 有探讨价值,就不加理会,示意学生坐下. 此后,这个学生再没举手.课后,听课老师 问这个孩子有什么办法,他说: 我查过字 典, '

蹊'

是小路的意思,和'

足'

有关, 理解意思,就不会写成'

溪'

. 可见这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孩子,可惜, 教师没让他把话说完,致使其高涨的热情瞬 间消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请任何 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其脆弱 的心灵,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简单传递知 识,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 接触. 只有让孩子把话说完,才能保护他 们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把话说完,会有更多的积累 与沉淀 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总希望精确安排时 间,连每个问题安排几个学生回答,都预先 设定,两个太少,四个太多,三个刚好.紧 跟教案,点到即止,事不过三,对高举的小 手视而不见,这是公开课中常见的现象.其实,让孩子把话说完,绝非浪费时间. 我本人在执教公开课 《鹿和狼的故事》 时,板书课文标题后问: '

鹿'

和'

狼'

, 会让你想到哪些词语? 孩子们争先回答: 指鹿为马、鹿死谁手、群雄逐鹿. 狼狈 为奸、鬼哭狼嚎、引狼入室. 我想进入下 一环节,可好多小手依然高高举着.怎么 办?若让学生再往下说,肯定会影响下面教 学内容的进行,但匆匆走教案,会扼杀孩子 的热情,等于抹杀了课堂的生命,于是我选 择了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这节课,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发言中画上 了句号.评课时有老师指出,课题导入不是 重要环节,占用时间过多.但更多的老师认 为,本节课虽没按预定教案走,但语文味 浓,文化底蕴深. 让学生把话说完,会有更多精彩的 发现 在某次公开课上,教师讲授《穷人》一课.临近结束时,准备进入练习环节,有个 孩子说: 老师,虽然课文中没出现一个 '

穷'

字,但我却体会到他们穷极了. 是呀,全文1700 多字中,没有一个 穷 字,却处处让人体会到 穷味 ,多有价值 的发现!教师调转话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 题品读探究.孩子们发现虽然文中没有 穷 字,但却有很多关于穷的侧面描写: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 跑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