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 2015-03-26 |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 期间,长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 三优五新 重点产业开展了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协同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实施了 五个一批 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工作.2014年,长春市工信局牵头与市科技、财政、国税、地税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长春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启动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建立了逐级晋升机制. 十二五 期间,吉林东光集团、长春迪瑞实业集团2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已达到5个;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58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14个(2户晋升国家级);
长春中拓模塑科技有限公司等57户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有28户,29户晋升省级).我市现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7个,比 十一五 末总数(62户)增加1倍以上.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谋划建立8个方面,30个种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了中科院长春分院等15个平台建设.其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网络服务平台成功开通.有针对性对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技术需求,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对接.2012年以来,一共提供了科技成果对接项目628个.目前,这些平台与一汽、长客等企业正在实施对接项目30多项,涵盖了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和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要行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成为工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2、实施产学研创新工程以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为重点,滚动实施100项产学研合作指导性创新工程计划,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
推进一批产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项目,提升产业装备整体水平;
推动一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872―我市转化和产业化. 十二五 期间,组织实施了高精度工业机器人、轨道客车接触式障碍物检测、CS-92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流水线及配套试剂质控品研制等288个产学研联合创新工程项目;
引导企业研发投资38.4亿元,合同金额7.1亿元,项目计划新增产值超110亿元,利税超20亿元.期间,为企业争取了省校合作专项支持资金1700万元.推进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实现了技术资源市场化和社会化,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推进了吉林恒隆科技高精度大推力直线电机等一批国际先进高技术项目的产业化.
3、实施新产品创新工程 十二五 期间,长春市组织实施奥迪A
3、奔腾X
80、马自达SUV车型CX-
7、CRH380高速动车组、高速全自动尿液检验分析系统、工业机器人、汽车用聚丙烯合金材料、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适应多种物料多类容器的视觉灌装机器人、注塑级聚酰亚胺等新产品新技术项目464项,开发新技术、新工艺410项,总投资30.8亿元,已投资14.1亿元,计划新增销售收入294亿元、利税54亿元.突破了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前装导航信息系统、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交互电子白板产业化、高清晰LED大屏幕显示器、新型锂离子电池等行业关键技术、瓶颈技术,显著提升了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育和发展了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