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 2016-02-23 |
到了灵隐寺,面对 文不对题的 云林寺 匾额又会讲康熙皇帝南巡,为灵隐寺题词的事.云和 灵的繁体字全是雨字头,一个作 云 ,一个是 灵 .可康熙皇帝下笔不 慎,把雨字头写得很大,下面再容不下三个 口 一个 巫 ,于是为了难. 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知道皇上 金口玉言 ,下了笔就不能改,他灵机一 动,用手指在旁划了几划.康熙原本智慧过人,一点就醒,把雨字头下加了 个 云 ,保持了字形的美观,第二个字改成了 林 ,纳入了 灵隐 的 谐音.于是皆大欢喜.这类介绍对旅游必不可少. 与上类似,在将读者引入科技文化世界之前,有必要先讲一讲 科技文 化 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科技文化 是个复合词汇,首先看它的前一半 ―― 科技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这词汇是个 舶来品 ,它的含义 要从外文字典中去寻求. 先看科学, 该词源于拉丁字 Sci-entia , 代表 学 或 知 .在现代英语中,它演化成 Science ,译音为 赛因斯 ,所以 五四运动时代被称作 赛先生 .英国《牛津字典》对这个词作如下解释: 系统化了的知识,特别是那些从观测事实和实验所取得的知识,以及为使 人相信这些知识所作的论证. 《当代美国标准词典》的解释说法不同,内 涵却类似,译出为 由系统观测、资料分析和可验证的科学原则所确立的知 识体系,以及它的各个分支 .概括点说,科学的来源是 经验事实(包括 直接观察和专门设计的实验) ,并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但科学不是经验 事实的堆积,而是 系统化 的知识,并构成了各种学科体系.技术―― techniology,在两本字典中均解释为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是零散的应 用,而是系统的应用. 文化 这个词汉语中原本有,本意是以 文 治来教 化 人.在西 方, 文化 一词源于耕种.以英文为例 文化 一词―culture 从 cul- tivate 而来,后者,原义是对土地的耕作.俄语中的 文化 ――KyЛb Typa也有栽植、培育农作物之义.到当代,无论中外,广义的文化均代表人 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合. 综上所述,将科技与文化相连,无疑是说明科技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在这体系中,不仅有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认识的实际应用,还包括支持 这个知识体系和不断扩大它的科学方法.它的功能则是 耕耘 人类的 智慧 和 良知 ,以达到教化的目的. 科技文化的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古至今,这体系经历了巨大 的变化.为此,美国的一名 科学学 专家――李希特把科学定义为 一个 过程、或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
通过'
这个'
或'
这组'
过程,我们获得了 现代的、甚至是正在变化之中的关于自然世界(包括无生命的自然界、生命、 人类和社会在内)的知识 .李希特强调: 通过这个过程获得的知识可以 被称作'
科学'
. 但他接着又说: 在某个时期被认为是科学的知识,很 有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被认为是过时的.……从而被其他知识体系所替代. 上面说的这个过程,很像是一条流淌了千年万代的江河.苏东坡的词中 有这样的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科技文化的长河也是 如此.在它的流淌中,会遇到暗礁险滩的阻挡,也会裹挟着种种泥沙,但无 知和偏见的暗礁险滩挡不住大江东去,伪科学和谬误的泥沙终沉河底,人类 智慧的洪流则继续向前,汇成越来越宽广的科技文化的大川. 游览一条河流的最佳途径是来到这河的源头,顺流而下.这本书所采取 的就是这条旅游路线.不过先要说明一下,到科技文化世界中去揽胜、探秘 有一点与一般旅游大不相同.通常的旅游最吃劲儿的是两条腿,科技文化世 界中的揽胜、探秘则必须开动起自己的大脑.尽管如此,这两种旅游都有相 同的意趣. 中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中曾以酣畅的文笔形容了游 览名胜之乐,最后归结出如下的话语: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科技文化世界中的揽胜,其景色也处处不同.从长川之源头经中游到下游, 有时水流蜿蜒,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惊涛拍岸,有时水平如镜,有峻奇之美、 灵秀之美、恬淡之美、崇高之美.景虽不同,但也是其乐无穷.当然 其乐 无穷 中并非没有 悲 .因为 美 是相对 丑 而存在的, 真理 是 相对 谬误 而存在的, 美 与 丑 的对立、 真理 与 谬误 的斗 争引出了世上的种种悲剧和喜剧,科学发展中也充满了戏剧性,值得欣慰的 是科技文化的历史比人类的其他历史更具有 正义性 ,因为自然规律本身 既不屈服于权势、也不因金钱的诱惑而改变. 在讲述科技文化的发展时,当然只能介绍其中的重大事件和为构筑现代 科技文化体系立下卓越功勋的伟大人物.不过请读者切不可忘记李斯《谏逐 客书》一文中那两句名言: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 科技文化的长河所以能千年万载的流淌,而且越来越宽、越 来越深,正是因为它不择细流,容纳了众人之智慧细流的缘故. 作者写下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希望:希望从这本书中 获得了乐趣的读者,能从中获取某种力量.毫无疑义,名垂科技文化史册的 人只是极少数,但能为科技文化长河贡献涓涓细流者,却没有限制.而一个 人若是能将自己的涓涓细流汇入无边的智慧之海,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大的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