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r9梯 2016-05-15
NINGBO DAILY 茶座 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朱晨凯 电子信箱/nbrbqy@sina.

com

9 《秘书工作手记2: 怎样写出好公文》 李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一九年五月 社科书架 【精彩书摘】 【周边图书】 漫画角 世象管见 吴启钱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身心健 康既离不开家人的爱, 也离不开邻里 的互相照应. 三千年前, 古人就说过 非宅是卜, 唯邻是卜 , 意思是选择 住宅, 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好邻居. 因为 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对门 . 曾几何时, 邻里之间见面会互致 问候: 吃了没? 上班去啊! 你们 家饭真香, 我在楼下都闻到了! 农村 的水井旁、 举办红白喜事的公共厅堂 里、 住宅公共水龙头前、 开水房内, 邻 里相遇有着说不完的话, 有着交换不 完的信息, 有着分享不完的故事. 旧 宅平房里,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彼 此知根知底, 自家钥匙可以放邻居 家, 有什么事情需要代劳, 都可以和 邻居说一声, 彼此十分信任. 这种守望相助的关系, 如今不知 不觉发生了改变. 高楼大厦、 独幢洋 房、 一梯一户 越来越多, 不仅公共 空间在减少, 相遇的时间也在减少, 大人忙着工作、 孩子忙着上学, 邻里 间的交往越来越少. 楼道里来来去 去, 电梯里上上下下, 看着熟悉的面 孔, 也不知道住几楼, 也不知道谁是 谁, 彼此保持着距离. 有媒体调查 你 是否和邻居说过话 , 结果大部分人 从来没有跟邻居打过招呼. 隔重门 户隔重山, 隔层楼板隔层天 邻里相 见不相识 成了常态. 邻里之间的陌生, 与现代社会人 们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强化有关. 过去的人都不富裕, 人们通常既需要 他人在物质上的互帮, 也需要精神上 的互助, 抱团取暖, 邻里之间强调互动 与共享. 而物质充裕的今天, 我不来求 你, 你别来打扰我, 几乎成了邻里间的 共识 . 大家更加重视自己的隐私, 即 便门对门住着, 也不知道, 甚至也没有 必要知道人家姓甚名谁, 某种程度上 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表现.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 题. 人变得越来越孤独, 互相之间越 来越不信任, 鸡毛蒜皮引起的纠纷日 益增多. 近日, 杭州某小区一位急着 赶去桐庐上班的女士, 车子在小区里 被其他车堵了整整

3 小时. 女士想尽 一切办法最终找到仍在睡觉的车主 移车, 对方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说. 如果不是一方急着要赶去上班, 一场 纠纷难以避免. 更极端的是, 去年一 名王姓男子因为难忍邻居陈某家狗 叫, 多次交涉未果, 竟然对陈某一家 下了杀手, 造成三人死亡. 社会进步过程中, 有些东西应该 抛弃, 有些东西却需要修复与重建, 并且刻不容缓, 比如邻里关系. 城市 规划师在创新, 社会学家在探索, 政 府官员在倡导, 社区工作者在实践, 邻里中心 是在创造让邻里见面互 动的场所, 邻里节 则在营造一种 千金难买好邻居 的氛围……无论 是软件还是硬件, 现代化过程中邻里 关系的修复与重建, 都离不开现代意 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意识. 有一 句外国谚语说 爱你的邻居, 但是别 拆掉篱笆 . 这里的 篱笆 实际上就 是法律规范. 相邻不仅是一种缘分, 还是一种由法律规范的权利义务关 系. 这种关系不厘清, 邻里之间就形 不成和谐关系. 比如, 法律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叫 相邻权 , 包含通行、 通风、 采光、 防险、 环保相邻权等方面的权利, 调 整的就是因为物业的相邻关系而产 生的权利与义务. 我国 《物权法》 规定, 毗连房屋所有人之间应当相互照 顾, 合理使用房屋, 不得制造噪声、 喧嚣、 震动、 恶气、 异味等妨碍邻居的正 常生产生活、 损害他人身心健康, 尽 量避免对邻居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妨 害. 法律确认和保护这些权利, 促进 邻里之间互相关心, 互相照应, 互为 便利, 就能使相邻人之间团结互助的 友好关系健康发展. 人们比邻而居, 有缘相邻, 随着 社区德治、 法治和自治 三治融合 的 推进, 邻里之间理性相待, 友好相处, 远亲不如近邻 这句常用语, 仍能让 人倍加渴望、 深感温暖. 千金难买好邻居 朱晨凯 文稿要有政治性、思想性、 理论性、指导性, 要从全局的高 度思考和把握问题, 体现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 体现把方向、 议大 事、 谋全局的原则, 体现从宏观角 度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 《怎样起草文稿》 作者李雪 勤,长期在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 厅从事文稿起草工作,对政治性 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调研报 告、政策文件等文稿的起草经验 丰富.作者在书中指出,从工作 实际和接触了解的情况看,各级 党政机关和部门单位中, 真正能 写文稿的 笔杆子 并不是很多, 能够写出高质量、 高水平文稿的 人, 恐怕就更少了. 为什么? 原因 很多, 但最基本的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从小学、中学 到大学的国民教育,大多是从文 学艺术的角度教育学生怎么写作 的.讲授的多是怎么巧妙构思、 怎么编排故事、怎么形象动人、 怎么遣词造句、怎么抒发复杂的 情感,等等,但对于怎么写应用 性的公文,特别是写政务性的文 稿,教授和学习得却很少.教师 如果没有亲自写过这类文稿,也 很难讲好这种课.所以,如果让 刚刚分配进机关部门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写一篇领导讲话稿, 几乎可以肯定, 他们是写不好的. 常见的通病都是用写文学作品的 风格来写文稿, 堆砌很多形容词, 带上过多的感情色彩, 或者是用 学术的语言来写作, 绕来绕去让 人听不明白. 再加上其他原因和 缺陷, 这种文稿很难符合要求, 甚 至连语言口气都不符合领导的身 份,照本念了会很尴尬. 再一个是,党政文件和领导 讲话这类文稿本身就有很高的要 求.它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吃 透中央的精神,把握工作的大 局,部署规定的任务,抓住突出 的问题,拿出切实的举措,提出 明确的要求,而且主题要鲜明, 条理要清楚,逻辑要严密,术语 要规范,文字要简练,语言要流 畅,风格要平实.这种要求,即 使领导干部本人,也需要通过学 习中央精神,调查现实情况,经 过认真思考和研究,才能达到. 不少领导干部本人的文字水平并 不高,即使自己写也未必能写 好.这类文稿起草任务对于一般 的文稿起草者,当然就是很大的 挑战.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 说,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总结了 提高文稿起草水平的经验和方 法,系统回答了 起草文稿需要 哪四种思维 刚刚从事研究工 作的同志如何尽快提高文字能 力 起草文稿时如何做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